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推进城乡融合 深化区域联动 聚力建圈强链
简阳加快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城市
![](http://n.sinaimg.cn/sinakd20240204s/667/w1000h467/20240204/5982-8e551d59e0593a078697c955264b9a1e.jpg)
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4.18亿元、增长6.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14.4%,简阳在全国百强县排位上升6位、列第87位……
回望2023年,简阳的这份成绩单尤为振奋:数据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善谋与实干,彰显着城市发展的澎湃活力。
踔厉奋发,笃行实干,加快打造“天府门户 空港简阳”。
新年伊始,简阳高质量发展的脚步愈发坚韧有力。
新部署——近日中共简阳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全面总结2023年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各项工作,为下一步发展锚定新方向。
新动能——开年首次结对联动招商活动中,12个重大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简阳,涉及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为简阳城市能级提升注入澎湃动能。
新活力——简阳临空商务智造重点片区内,一座以临空经济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新城正拔节生长,展现出“东双简”联动发展下城市发展的崭新活力。
向“新”而行,让我们深度管窥这座城市的发展思路与决心: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坚持以城乡融合为主线、区域联动为抓手、建圈强链为重点,加快打造国际临港商务区、成渝制造新基地、和美乡村丘区范,全面建设“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港产城乡融合示范城市”。
培育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新质生产力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高频热词。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成都将坚定不移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在此背景下,简阳正探索通过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开放带动的崭新发展方式,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
位于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中冶西部钢构基地内,五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日产钢构件5500吨,正全力为成都白鹭湾科技生态园、成都科创生态岛、福田TOD科技树等项目生产钢构件。
视线转向另一边,成都新能源能量载体精密结构件制造基地项目两条生产线已进入试生产。
从“大难特异”的绿色建筑到小巧精细的精密配件,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以聚焦细分产业领域招大引强为抓手,加快推进新材料产业建圈强链。目前该产业功能区已引进中冶西部钢构、中冶交投善筑、成都建工、中凝科技等多家绿色建材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企业,今年新材料产业有望实现产值超22亿元。
紧盯新型工业化关键任务,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简阳路径愈发清晰。
加快支柱产业迭代升级。突出创新驱动、数智赋能、节约集约、绿色低碳,优化提升机械加工、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能级。确保新增4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9户以上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
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抢抓川渝共建国家战略产业备份基地机遇,紧扣空天园区功能定位,聚焦卫星互联网、工业无人机、基础装备制造等产业细分领域,精准开展企业项目招引,开辟新赛道。持续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努力让更多龙头企业“扎根”、配套企业“扎堆”、产业人才“扎营”。
突出科技创新赋能提质。制定《简阳市科技创新五年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力争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以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企业联动高校、大院大所、链上龙头企业等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熟化基地,推动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
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丘区表达
“以前水泥路窄得很,路面也烂,车子进出很不方便,收柑橘的客商都不愿意来,价格也压得低。现在门口这条路修好了,出行方便了,村里还建起了柑橘基地,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看着眼前新建的水泥路,简阳市三星镇新星社区居民陈贵宏感慨地说。
陈贵宏口中的路是去年12月底建成投用的新双路,该道路是简阳市乡道提升改造项目的标志性路段。随着新双路的建设完成,不仅极大地解决了当地老百姓出行不便,还带动了三星镇新星片区的柑橘、猕猴桃、蜂糖李、蔬菜、养殖等产业基地的发展。
新双路、石永路、连山村旅游环线……一条条农村道路的建成投用,为乡村振兴夯实根基。去年,该市已建成村道560公里、乡道56公里,重建旧危桥20座。
一边是密织的乡村道路进一步联动城乡发展,加快了简阳市域“小融合”,另一边,“东双简”联手拓展临空经济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为成都市域“中融合”探索新路径。
推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做优做强公园城市丘区表达,简阳砥砺前行。据悉,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简阳明确提出,将立足小城市带大农村实际,紧扣城区、中心镇、乡村三大环节,从“简阳市域、成都市域、跨市”三个维度持续发力。
在简阳市域“小融合”方面,坚持“抓好两端、畅通中间”,聚焦做优做强城区、做精做实中心镇、做美做靓乡村,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
在成都市域“中融合”方面,东双简协同联动发展,共同打造全国临空经济区示范样板的探索正在深入。目前东双简联动的主要承载区——简阳临空商务智造重点片区正加速推进。这个10.5平方公里的新城囊括了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高铁片区和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东部社区,正开展规划协同、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机制共建,合力发展国际会议会展、跨境贸易、航空维修制造等临空产业。
在成渝地区“大融合”方面,主动担当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历史使命,服务保障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等“大通道”建设,持续推进“川渝通办”“跨省通办”,扎实推进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建设,与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共建“简雁乐”农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深入实施
营商环境建设“一号工程”
以服务质效提升企业信心
“审管协同联动机制”入选成都市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推动“12345”亲清在线服务模式落地见效,“12345助企热线”企业诉求实现1个工作日内办结;“蓉易见”企业诉求解决满意率达90%以上;减免税费3.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1.6万户次,全年新增市场主体1.3万余户……过去一年,简阳高标准推进营商环境5.0改革颇有成效。
与数据相呼应,是市场主体获得感的提升。
“政府切切实实为我们谋发展做实事,让企业安心走出去,有机会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近日,当听到简阳市拟对参与成都“抢订单、拓市场、促招引”系列活动的简阳企业按照成都市补贴标准进行1:1的配套补贴时,参会企业纷纷点赞,表示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信心背后,折射出简阳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决心和底气。全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简阳正加快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点片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帮助企业解决经营成本上升、人才短缺、融资困难、中介服务缺失等问题,让各类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安心发展。
信心的提升来自于政府服务质效的提升。在简阳市空天产业功能区管委会,企业服务部部长陈明夏认真地翻看着手里的企业困难化解台账,梳理为企业纾困解难工作的进展情况。“管委会每个月都要梳理台账,盘点企业问题解决情况,研究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好办法。”陈明夏说。
为企业服务,干在实处,想在前面。简阳市经科信局有“三本台账”,为企业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服务。企业从签约落地那一刻起,就开始享受当地政府部门的全生命周期式服务。只要企业还在,服务就将继续。和曾经的“企业不求、政府不理”不同,在这种服务中政府部门积极主动对接企业,还要督促企业落实发展计划,在意识上走到了企业需求的前面。
据悉,简阳今年将深入实施营商环境建设“一号工程”, 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策要素“一网通享”、企业诉求“一键回应”、经济运行“一网统管”,积极赋能全市营商环境再优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服务“东双简”区域协同发展。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