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中特估”概念又起?

记者观察:“中特估”概念又起?
2024年01月26日 21:34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记者 冯娜娜】

1月25日,根据WIND数据对概念板块的跟踪,中船系指数、中国铁总指数、中字头央企指数、大基建央企指数、国资改革指数等涨幅均超6%。为当日热门概念。

其中,以中字头为代表的央企、国企批量涨停。中纺标中铁装配中信出版中航产融中铝国际中国石油中钢国际中青旅中国医药中国动力中国海诚中公高科中粮资本中煤能源中成股份中国交建中远海科中交地产中国科传中视传媒中工国际中国出版中国联通等均实现了涨停。尤其是在A股市值排第五的中国石油的涨停封板引发了大量关注。

观察1月25日ETF基金行情,中国国企ETF(517180)涨8.31%,国企共赢ETF(159719)涨7.38%,央企共赢ETF(517090)涨6.35%,还有央企红利50ETF(560700)、央企创新驱动ETF(515900)、央企股东回报ETF(560070)、央企回报ETF(561960)、央企创新ETF(159974)、 央企创新ETF(515600)、央企创新ETF基金(515680)等涨幅均超过5%。

从信息面上,近期积极因素持续叠加。

在宏观层面,1月23日,中国证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精神。会议强调,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构建中国特色上市公司估值体系。

在1月24日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袁野提到,今年要着力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强化投资者回报。

国资委产权管理局负责人谢小兵在该发布会上提到,上市公司在中央企业占的比重是比较大,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和整个央企的高质量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国资委一直跟证监会等相关部门一起推动央企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更多地给资本市场输送很好的标的,强化资本市场布局优化和功能发挥。积极利用上市公司平台进行专业化重组,把一些优质资产持续注入到上市公司里去。初步统计,这两年注入资产超过3000亿元规模。

数据显示,2023年,有12户央企上市公司进行了回购,32户得到了大股东的增持。2022年度,央企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4.6%,到2023年中期,20户中央企业推出了中期业绩分红近800亿元。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383家央企控股的境内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53万亿元、17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8.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整体净资产收益率达7.53%。截至2023年末,央企境内控股上市公司市值达到13.5万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国资委方面透露,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前期,已经推动央企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实现相关指标纳入到上市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中,在此基础上,将把市值管理成效纳入对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引导中央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场表现,及时通过应用市场化增持、回购等手段传递信心、稳定预期,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多重利好催化下,“中特估”概念或将迎来新一轮机会,从策略上来看,可从加快建设的现代新国企、持续稳健分红、实施股票回购、具有并购重组等特点的维度或可着重关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ETF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30 诺瓦星云 301589 --
  • 01-30 上海合晶 688584 --
  • 01-29 成都华微 688709 15.69
  • 01-24 海昇药业 870656 19.9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28.0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