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化解女性如厕难题,还得是提供足够充足厕位
如厕话题看似不够文雅,却并非毫无探讨价值。最近看到《法治日报》做了关于女厕排队的调查报道——“厕位比例失调、一些女厕被占用,在景区、商场上女厕咋这么难”,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之所以说是“再次”,在于它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女性如厕难,堪称存在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了。每次媒体报道这一话题,都能引发热议和很多人的共鸣,可见它确实是长期存在的痛点。女性如厕难问题,其实也是人道关怀与两性平权事业还不够到位的表现。
很多年前,我读到作家叶兆言写的一篇小说《关于厕所》,讲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让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外地女孩杨海龄,初次来到繁华的上海市区,与同事在逛南京路的时候,内急难忍,却羞于表达如厕的想法,以至于错过了几处公厕。后来,她实在憋不住了,才向伙伴直言,但除了在路边或小巷里随地解决,已经找不到公厕了。最后终于找到一个商场,但在往厕所走的路上,她还是没能憋住。这个故事的背景好像是上世纪90年代,最迟也就是本世纪初,如今城市街头的公厕设施的便利程度,比当年好太多了。但是,女性如厕难的尴尬与无奈,却还是长期存在。
虽然小说是虚构的故事,但现实中的类似情况却并不少见,关心民生问题的媒体人,在这方面的敏感度也不亚于作家。我看到一条《北京青年报》在2004年的报道《女游客如厕须排队40分钟,内急女生闯进男厕所》:“成千上万的游客在玉渊潭公园赏花,公园内的厕所不够用,在每个厕所前都有二三十人排队等候,尤其是女厕所的坑位更是供不应求,有的女孩因为实在太着急了,竟闯进男厕所方便,还有的女孩憋得直哭,最后还是尿了裤子”——如此场景,就是女性权益未得到应有保障的现实呈现。
与无需排队的男厕相比,在景区、商场、长途车站和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地方,女厕总是大排长龙,短则等待三五分钟,长则等待一小时,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而且,这则20年前的“旧闻”,在今天还是能被当成“新闻”来看,因为相关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节假日的旅游景区,类似的场景一再上演,有的上了新闻,得到了必要的关注,而更多情况并未进入公众视野,只让当事人承受了压力与烦恼。
或许很多人还记得,当年在城市公厕数量还很少的时候,肯德基、麦当劳就是不少人内急时的“避难所”,能为路人提供免费、干净的洗手间。也正因此,在长途车站、景区、商场等地方的肯德基、麦当劳,本来就非常有限的厕位,就更加紧张了。女厕排长队的场景,更是频频出现。我之前就遇到过这样的尴尬:有内急难忍的女生,实在等不了很长的队伍,前面的人又不让她插队,无奈之下,她只好求我,帮忙看着门,她进男厕解决内急。可以说,“女生闯男厕”绝非耸人听闻的故事,如果不是憋到极限状态,实在没有办法,也不会这样做。有同理心的男生,自然也不会拒绝。
当然,最好的化解尴尬的方法,还是提供足够充分的厕位,减少女厕排队的时间。相信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以及人们愈发重视女性如厕难题,上述无奈都能渐渐化解。到那时,如厕问题才真的不值一提,自然也不必单独写文章探讨此事了。(黄西蒙)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