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七号带“年货”来啦

天舟七号带“年货”来啦
2024年01月18日 02:49 华西都市报

2024中国空间站“迎新”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携带新鲜果蔬使用的特色材质蓝色包装箱。 央视截图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携带新鲜果蔬使用的特色材质蓝色包装箱。 央视截图

1月17日,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新华社发

  1月17日22时27分,搭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后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将与在轨运行的中国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并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送去龙年春节的“年货”。

  “3、2、1,点火!”

  1月17日晚,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在人群期待的目光中直冲霄汉,向中国空间站送出2024年的“新年太空大礼包”。

  天舟七号“太空快递”与长征七号“火箭专列”老搭档有何新升级?“新年礼包”都有哪些来自地球家园的礼物?2024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发射看点多多。

“火箭专列”再送“天舟”赴“天宫”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满足中国空间站工程发射货运飞船而研制的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被人们亲切称为空间站的“火箭专列”。

  2017年4月20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本次任务已是它第七次与“老搭档”天舟货运飞船一起奔赴太空。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研制过程中,是按载人火箭的可靠性标准设计的。“每发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最大特色就在于‘稳’。”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队队员周宁说。

  一般卫星发射入轨后即使位置略有偏差也可再慢慢调整,而天舟货运飞船要与以每秒7.8公里高速运行的中国空间站进行对接,入轨精度与可靠性同等重要。为此,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通过迭代制导控制,二子级火箭将能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正航向,将天舟货运飞船送到设定位置。

  未来几年,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继续执行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以每年1至2次的发射频率为我国空间站正常运转提供物资保障。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队队员邵业涛介绍,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正开展5.2米整流罩的研制工作,将提高载荷适应范围,充分发挥火箭能力。

“太空快递”解锁“送货”新模式

  给茫茫太空中的空间站“送货”,其难度无异于“万里穿针”,这一过程被称为“太空牵手”,必须既快又稳。本次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相比常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进一步压缩了对接时间。

  从6.5小时到3小时,时间的节省离不开高效的指挥,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的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便是飞船遨游太空的“领航员”。

  据悉,此次任务通过调整飞船的飞行轨迹,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的远距离导引段缩短了一个圈次,时长相应缩短约1.5小时。在近距离导引段,由于技术日趋成熟,减少了“走走停停”,缩短了约2小时。

  “此次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是综合火箭系统、空间站系统的相关要求提出的全新对接方式。”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李智勇告诉记者,该方案灵活度更高,适应范围更广,进一步提高了货运飞船自主交会对接能力,丰富了交会对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发展。

“新年礼包”货物多达260余件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是世界现役货物运输能力最大、货运效率最高、在轨支持能力最全的货运飞船,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作为今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发射任务,它将为在轨的神舟十七号和后续的神舟十八号两个乘组运送补给物资。

  本次天舟七号携带的航天员系统、空间站系统、应用任务领域、货运飞船系统和工程总体货物多达260余件,运输物资总重约5.6吨,具有装载货物种类多、大型货物多的特点。其中,试验载荷定制货包等大型货物,每件货物重量在100千克以上,将应用于空间站在轨运营、空间在轨科学试验以及航天员生活保障。

  这得益于天舟货运飞船装载量的提升。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专家杨胜介绍,从天舟六号开始,天舟系列飞船“升级”为改进型货运飞船,装载空间和装载重量都得到了提升。

  随着飞船载货量增加,大家“备货”的底气越来越足。天舟七号还为航天员乘组准备了2400千克的生活物资,包括龙年春节年货、新鲜果蔬大礼包等。其中新鲜水果将近90公斤,让航天员在太空也能“畅吃”果蔬。此外还搭载了多个科学载荷,对后续空间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为航天员乘组精心准备了龙年的盲盒,可以为大家展现出来一个非常不一样的、星辰大海一样的龙年。”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尹锐说。

  此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建立天地联动的物资信息系统。随着建造阶段任务在轨数据的累积,模型越来越精确,可对后续需求进行精准预估,所需物资不少带同时也不多带,补给效能不断提升。

据新华社

四川造

为天舟七号装上“火眼金睛”

  1月17日晚间,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中,中国电科十所(以下简称十所)为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及火箭搭建起天地“生命线”,配备了“火眼金睛”,实现了发射任务准确的“时间基准”。

  十所牵头研制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系统,构建了新一代综合化测控系统,负责对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和数据传输,是航天器在太空与地面联系的唯一纽带,就像放风筝的风筝线,航天测控通信也被称为航天器的“生命线”。

  十所工作人员告诉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本次发射任务中,十所研发的“基带池”新技术体制也全面参与其中。

  据悉,十所为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的配套设备主要是外测安全分系统脉冲相参应答机,该设备安装在运载火箭上,主要用于与地面系统协同完成火箭飞行的测速、定位,对运载火箭全程实时航迹测量,并判断飞行是否正常,直到箭船分离,提供精准的外测数据,承担着运载火箭“眼睛”的功能。

  怎样保证火箭成功入轨?关键看T0控制台。

  十所研制的T0控制台是安装在发射场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主要提供火箭发射的倒计时、反馈运载火箭的点火和起飞时刻,并分发到通信、测量和控制等系统。也就是不仅要准时发出点火指令,而且要反馈点火是否成功、是否成功起飞、何时起飞等信息。

  时统设备是起“对表”作用的时间指挥官,它广泛部署于发射中心、飞控中心、卫星测控中心、各测控站以及测量船上,为航天发射、轨道测量、信息传输提供标准时间和频率信号,以3000年不差1秒的精度,为分散在各地的用户设备进行“精准同步”。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21.28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