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字与小虫

近了年关,小朋友们就要练大字了,这是要提前为写春联做好准备,也顺带把书法学了。每次到楼下的书画院,就会看到书法老师铺上红纸,一撇一捺地教孩子们写“春”字,若写的是隶书,便会提上一句:“蚕头燕尾”。我一直认为这四个字真是美好,把自然生物的形态化入了书写中。“蚕”和“燕”,都是国人喜闻乐见的动物,一个憨态可掬,一个机敏灵活,恰好用来分别表达毛笔落下时凝重的起笔,以及轻疾的结笔,这一取自虫鸟的修辞真是传神、可爱,堪称最原始的“仿生学”了。

“蚕头燕尾”的说法,出自宋徽宗赵佶的《宣和画谱》,用来描述颜真卿的书法:“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就这样,大大的字和小小的虫子发生了关联,颜体字这样的丰碑式的板着面孔的字形也瞬间生动起来。

古人谈书,不乏虫子的形象。东汉崔瑗《草书势》讲用笔时,有“蜘蛛点蝻”“蜩螗挶枝”一类的说法,都是以虫子取譬。黄庭坚谈书画之道,云:“如虫蚀木,偶尔成文”,也是崇尚自然而然之意。这一点很是有趣。中国是一个尤其敬重文字的国度,过去不少地方都设有“敬惜字纸”的焚纸炉,不让有文字的字条遭受一点儿委屈,但却也会将写字儿和虫豸相联系,并不见得非要用龙腾虎跃一类的譬喻。

不仅蚕、蜘蛛和螳螂可以用来比拟笔法,蚂蚱也可以拿来写字儿。汪曾祺曾多次提到一个有关明代大家徐渭的典故,饶有兴味地说:“蚂蚱头尖,徐文长曾觉得它的头可以蘸了墨写字画画,可谓异想天开”。汪先生不曾点破出处,实际上这个说法来自徐文长的一首诗,诗的题名为“尖头麻蛰”,也即“尖头蚂蚱”,其中写道:

身轻宜歇草,头锐欲钻螺。

正苦毛锥乏,如侬太软何。

这首诗属于“咏物诗”的范畴,描写的是身体轻巧、常在草中出没的尖头蚂蚱,头部形态尖锐,似乎可以钻开螺壳。书家兼画家的徐文长写字多,画画儿也多,觉得自己比较费笔(诗中的“毛锥”),于是突发奇想,琢磨拿这种蚂蚱写字如何。蚂蚱的尖头和笔尖倒真有几分形似,难怪徐青藤会有这么一个想法。可以推想,徐文长势必是一个熟悉乡野环境的人,很可能是在溪畔、松下或竹林中,泼墨挥笔时看到了这个小家伙,才有了这样的念想。若是在书斋里,整日对着案头苦思,估计很难有此生动的想象。这个譬喻有一种难得的清奇感在里面,夹杂了一些逸趣。

我一向钟爱徐渭的字画,南京博物院、苏州博物馆都可以看到他的作品。他的字永远那么激情澎湃,淋漓痛快,有一种“疯劲”在里面,感觉是要把那最充裕的情感一股脑儿注入其中,每个字儿都横冲直撞,像跳跃着、奔跑着的野马,而写字就仿佛是要竭力控制住、驾驭住它们,不然就会冲破纸面,撞在我们的脸上。徐先生的崇拜者众多,白石老人甚至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足见他对后世书画的影响。不过,看了这首尖头蚂蚱的诗,就会想到他的字也是跳动的、腾飞的,除了生猛之外,还有一丝草蜢从草丛中倏地跃出的轻巧和动感。这种虫子小小的体量,给徐青藤字的奔突感增加了几分亲切和可爱。我们想到徐渭,总觉得他是个大悲大苦的人物,视作一个梵高式的悲剧性的大艺术家,写雄壮的条幅,画宏阔的画儿,但他的生命里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脆弱与轻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小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21.28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