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七号成功发射 载人航天工程今年首战告捷

天舟七号成功发射 载人航天工程今年首战告捷
2024年01月18日 02:35 媒体滚动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廉颖婷   今天19时许,夜幕里的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在灯光映照下格外醒目,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七火箭)静静矗立在塔架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以下简称天舟七号)进入发射倒计时。   22时27分,随着烈焰喷薄而出,长七火箭搭载天舟七号腾空而起。约10分钟后,天舟七号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发射任务首战告捷。   后续,天舟七号将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其主要任务为空间站补给物资、支持在轨科学实验。同时,将承担整个组合体的姿态和轨道控制工作,并为废弃物的下行销毁提供支持。   此次天舟七号上行超过5.6吨物资,主要包括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其中新鲜水果将近90公斤,比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增加了近30公斤。上行物资中,还有专门为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准备的龙年“春节大礼包”,以及两个乘组在空间站进行交接的礼物。此外,天舟七号还携带了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本次任务上行16个标准货包、1套细胞上行生保支持装置、1套4℃上行微流控芯片,共61件产品,总重约473公斤。航天员将按飞行任务规划陆续开展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33项科学实验。”空间应用系统货运飞船总体主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刘伟告诉《法治日报》记者。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李智勇介绍,通过天舟七号进行一次物资补给,可以支持神舟十七号、十八号载人飞船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执行任务。也就是说,今后天舟货运飞船发射频次调整为两年三发,每次上行的货物以及载荷保障的周期是9个月左右。   发射频次降低,得益于天舟货运飞船装载量的提升。“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是改进型货运飞船,其密封舱容积比之前的货运飞船容积要大。所以,此次上行的物资都是重量级的。”李智勇说,从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开始,天舟货运飞船就升级成为改进型货运飞船,装载空间和装载重量都提升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天舟七号将首次采用3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中国空间站建设以来,使用过2小时和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方案,此次3小时交会对接方案,为空间站运输物资提供了更高效的方式,并且减轻了各系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压力。”李智勇说。   长七火箭被称为“空间站货运专列”,此次发射是长七火箭第7次与天舟货运飞船携手奔赴太空。   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七火箭发射队队员周宁告诉记者,研制团队对火箭自身、任务流程、测发队伍规模等持续进行优化,实现“打一发进步一发”。目前,火箭各系统综合性能不断提升,测发周期也由38天缩短到目前的25天。此外,长七火箭的控制逻辑更加严谨。火箭主控计算机经过优化,可以更加从容应对临射前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   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塔架离海边仅有1公里左右。据周宁介绍,为了提升应对潮湿气候的能力,长七火箭首次尝试在转运到发射塔架后,为整流罩穿上轻便型罩衣,尽量让箭体与高温、高湿、高盐雾的外界环境隔绝。   今晚,庆贺发射成功的“大红屏”再次亮起。这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后的第4次发射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1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07次飞行。   本报文昌(海南)1月17日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24 华阳智能 301502 --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21.28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