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号”出征!南机电研制,记者已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

“南京号”出征!南机电研制,记者已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
2024年01月15日 19:0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近日,“南京号”暨中国青少年科普卫星(八一08星)出征仪式在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作为我国首颗由高职院校师生主要参与研制的科普卫星,“南京号”八一08星将搭乘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择机发射升空并在轨释放。

1月15日下午,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已经抵达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发射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记者抵达现场后了解到,今天上午,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和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七号遥八运载火箭已经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并进行了垂直转运,将于近日择机发射。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是2024年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发射任务,也拉开了工程今年4次飞行任务的序幕。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知道,此前是每个飞行乘组出发前,都会先发射一艘货运飞船,为即将启程的航天员乘组备好物资。而天舟七号将为在轨的神舟十七号和后续的神舟十八号两个乘组运送补给物资,今后,天舟货运飞船的发射频次也将调整为两年三发,这是为什么呢?

据介绍,现在空间站物资很充足,不仅可以支持正常的航天员驻留、平台的维护升级以及在轨大规模实验任务开展,还可以在紧急情况下额外支持航天员驻留3个月。

空间站的补给策略是“未雨绸缪”,天舟七号遵循着发射时的在轨库存和天舟七号上行量合起来可支持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一年的原则,也就是说,通过天舟七号进行一次物资补给就可以支持神舟十七号、十八号两个航天员乘组在轨执行任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人员杨胜介绍,发射频次的降低,得益于天舟货运飞船装载量的提升。“货运飞船它的一个改进,是从原来的标准型货运飞船升级为改进型的货运飞船,它的装载的空间和装载的重量都提升了20%以上,相当于我一次运的货物的数量比之前要多。”

此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建立天地联动的物资信息系统,做到了精准补货。研发了物资设计寿命和设计使用模型。随着建造阶段任务在轨数据的累积,使模型越来越精确,可对后续需求进行精准预估,做到缺什么就补什么,不少带同时也不多带,补给效能不断提升。

记者从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了解到,“南京号”科普卫星采用6U立方星设计,装载“我们的声音上太空”音视频存储播发载荷、天文相机载荷、光通信载荷,携带VAT电推进,具备主动变轨和离轨能力。“这颗卫星既可以播放、上传和下载音频,还可以进行拍摄图片和视频,对地观测分辨率达到3.5米。同时,通过卫星上自带的灯光带可以引导在地面上的孩子们开展光通信验证科学实验。”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周岫彬表示。

近年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创建“航天特色示范校”,与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共建“新时代航天工匠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成立“王曙群大国工匠工作站”,在校园内建设全国职业院校首个地面接收站和测控大厅,配置卫星测控展示及操作控制相关设备。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张琳 叶真 张宣 王子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
  • 01-17 许昌智能 831396 4.6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16.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