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兰辞》到“文明新装”,看生活风尚的流转星移

从《木兰辞》到“文明新装”,看生活风尚的流转星移
2024年01月13日 07:10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历史上,伴随特定生活风尚的流转星移,也能一瞥时尚惊鸿。

家喻户晓的《木兰辞》描写花木兰代父从军后建功返家、恢复女儿身时,有一名句:“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的“花黄”,指的是一种贴在眉间、两颊或鬓发上的黄色小花片,也叫“花钿”或“花面”。根据颜色的不同,还会被称之为“朱钿”“翠钿”“金钿”等。

贴“花钿”,据说是自南北朝兴起一直延至宋代的化妆术,在无数诗词歌赋和绘画中闪耀异彩。温庭筠笔下的美人就有着“眉间翠钿深”“翠钿金压脸”的妆容;花蕊夫人的笔下则描绘了“翠钿贴靥轻如笑”的美好。

刘禹锡的《踏歌行》更是以“游童陌上拾花钿”,来描写一群江南民间女子到郊外踏歌后翩然离去的景象。那如蝉蜕一样落下的满地花钿,暗示了在大自然中纵情歌唱的生机和洒脱。

除了斜插“闹蛾”,妇女们还会簪戴一种用捻金线制成的“雪柳”。有辛弃疾的诗为证,“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李清照也有词云:“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太平广记》《玄怪录》和《武林旧事》等叙事作品记述了唐宋年间长安、临安等城市商业的繁荣、店铺的热闹以及时尚业的发达。《西厢记》中的张生赶考滞留长安时,千里迢迢托人送给心上人莺莺的礼物就是一盒“花胜”(“花钿”的雅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时尚产生的土壤变得日益复杂。但令人欣慰的是,真正成功的终不是由模仿得来。特别是,去装饰、慕简朴、显健康逐渐成为女性美的新风向。之后,“文明新装”完成本土化的关键一步,推出了清新靓丽的“女学生装”:

首先,依据简朴原则,颜色上选择素衣玄裙;其次,在裁剪上,吸收中国传统女装“上衣下裳”的礼制,再“参以西洋女服之样式”,将窄长上衫简化为及臀的短袄;再次,创造性地运用中国传统服装中的“倒大袖”工艺,使得露腕七分袖形似倒开的喇叭花,衬托出青春活泼、自然清新的现代美。

当时,上海著名的月份牌画家郑曼陀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果断放弃一度流行的古装仕女,选择时装美女和女学生作为月份牌的模特,使其作品更加符合近代商业广告的需求,获得广泛的市场认可。

稍后,电影这一新兴传媒也阔步走进“制造时尚”的行列。上世纪20年代,电影女明星杨乃梅专门拍摄身着“文明新装”的时装照,留下了短袄长裙加一头短发的新女性形象。

经由广告形象、月份牌美女和电影明星等传播渠道、载体,“文明新装”迅速渗透至广袤城乡,定格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记忆。

(作者: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姜云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木兰辞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16.98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1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