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家上市猪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生猪销量。从销量来看,养猪业“一超多强”的局面已成定局,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比其他几家总和还要多。
此外,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各家上市猪企的产能并未减少。有数据预计,我国2023年全年生猪销售量超过8亿头,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上市猪企们要长期“拼家底”。
养猪业“一超多强”
牧原股份领跑销量榜
从上市猪企已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牧原股份在生猪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其全年销售生猪量达6381.6万头,比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公司生猪销量的总和还要多。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坚持连续生产、稳定出栏的策略,不将生产、销售节奏的调整建立在对行情的预测上。
从已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上市猪企们并没有改变扩张节奏。包括牧原股份在内,温氏股份、大北农2023年的生猪销量均创历史新高。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全年生猪销量约为7亿头,有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这一数值将突破8亿头,再创历史新高。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暂时未考虑处置猪场等各类资产,当前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好自有养殖资源,尽快实现满产达产。新希望也表示,公司会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在有成本竞争力的区域进一步提高猪场满负荷率。
猪企们的扩产“胃口”还在增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唐人神等均表示,预计2024年公司的生猪销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量升价减”仍在继续
产能过剩还未解决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上市猪企来说,在生猪销量走高的同时,生猪销售价格却在下降。以2023年12月为例,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42元/公斤,环比下降2.04%;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3.7元/公斤,环比下降5.06%;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06 元/公斤,环比下降6.38%。
“量升价减”也意味着猪企们仍在面对养猪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新希望表示,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波动,2022年同期猪价上涨较快、基数较高,而2023年以来行业产能相对过剩。
“这两年生猪产能处于高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尤其是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行业整体产能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在这轮猪周期中,产能处于高位的特征并没有改变,产能调节速度比较慢,生猪价格下降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面对这种情况,猪企没有减少产能,而是选择“抠”成本。猪企们纷纷表示,公司2024年的养猪成本还能再降。牧原股份表示,2023 年1—11月,在公司整体生猪出栏量中,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元/公斤以下的养猪场出栏量占比为20%左右,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上的养猪场出栏量占比在15%左右,未来公司将消灭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上的养猪场,实现整体成本下降。
新希望则表示,公司2023年11月的生猪养殖成本已经从2023年一季度的17.4 元/公斤降至15.6元/公斤。如果饲料原料价格不大幅波动,公司预计2024年生猪养殖成本能降到15.5 元/公斤,年底可以下降到15元/公斤以内。
有农业分析师坦言:“2023年生猪销售均价在14元/公斤左右,即使各家猪企把成本降至15元/公斤,仍要面临亏损的局面。生猪行业是重资产行业,资金储备充足的企业还能扛住生猪价格下行的考验,更多猪企面临的是严重亏损、资金链断裂,甚至退出行业。”
猪企将在微利中前行
朱增勇坦言,生猪产业不是暴利产业,盈利水平属于小幅或者微幅盈利状态。
如何在微利中盈利?各家猪企各有答案。东瑞股份在考虑发力预制菜,其表示,公司计划2024年销售生猪100万头,未来也会在屠宰业务销售网络终端布局,在合适的时机考虑以猪肉制品为原材料的预制菜计划。
新希望则将家禽与食品业务分别标价出售,其目前已收到交易方中牧集团、海南晟宸支付的第一笔股权转让价款。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项交易完成后,公司在管理和债务上的压力都会减轻。公司后续将聚焦饲料和养猪核心主业,使养猪保持在成本持续下降的通道中。
也有猪企在微利中“不堪重负”。1月5日,曾被农业农村部授予“生猪标准化示范场”的上市猪企星源农牧宣布出售旗下养猪业务。其表示,出售养猪业务是考虑到在人工成本、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企、猪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生猪产销环节严重分离,未来生猪价格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西南证券研报称,生猪养殖行业整体负债率由2021年年初的53.5%攀升至2023第三季度时的68.3%。2024年生猪产能依旧高于正常生猪保有量,养猪业短期内难以走出亏损困境。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