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

1979年石油危机:第二次全球性能源危机
2024年01月05日 03:07 媒体滚动

转自:学习时报

    第二次石油危机,又称1979年石油危机,时间约为1978年10月至1981年3月,是三次石油危机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1978年底伊朗政局剧烈动荡,停止输出石油60天,油价急剧上升。1980年9月20日两伊战争爆发,两国石油生产完全停止,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脆弱的供求关系,由此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

    (一)

  中东是世界石油的主要来源。据统计,1972年欧洲经济共同体9国所需石油的63%和日本所需石油的72%都来自中东,美国也需要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和日本等石油消费国对石油需求量有增无减,且所需石油的很大部分必须进口。1978年,西欧日消费量1463万桶绝大部分需要进口,日本消费量542万桶几乎全部需要进口,美国日消费量1836万桶也需要进口约880万桶。

  部分国家对石油需求量增大,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国家有刺激经济复苏,大力发展工业的需要;另一方面这些石油消费国汲取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经验教训,危机后纷纷制定了战略石油储备计划,以确保国家在极端形势下石油供给能够维持稳定。此外,还存在市场的心理预期影响。1977年4月,美国发布的一份能源报告宣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和苏联的石油供应能力大约在1985年前后达到顶峰,之后世界石油需求量将超过供应量,石油市场的长期趋势是石油供应逐渐吃紧”。市场的心理预期加速了石油消费国的储油进程。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国内政局动荡导致停止向外出产石油两个月,此举导致世界每天减少了500万桶石油。在世界石油需求只增不减,而供给短时间骤减的情况下,一时间石油价格疯涨,1980年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34美元。1980年9月22日,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爆发大规模持久战争。在两伊战争中,大量产油设施遭到破坏,市场每天有560万桶的缺口,国际油价一度攀升到每桶41美元,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二)

  第二次石油危机历时约两年,导致世界经济进入新一轮大衰退。在此次石油危机影响下,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猛涨,农产品和工业成品价格下跌,从而使各国面临生产成本增加、资金相对短缺等问题,对各国经济造成了消极影响,尤其对高度依赖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的国家直接打击巨大,加剧了世界经济萧条。据统计,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GDP增速由1978年的5.5%到1980年降为-0.30%。两伊战争之后美国GDP从1981年的2.5%降低到-1.80%,制造业总产值同比下降0.23%。日本由于严格控制通胀以及汽车产业的获益,避免了大幅冲击,GDP不变价同比由1979年的5.48%到1980年降为2.82%。

  在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国际债务危机苗头初现。世界经济全面衰退导致世界市场萎缩,致使很多国家,特别是除了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外的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据估计,油价的上涨使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增加了1000亿美元。美英两国在石油危机的高潮阶段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大幅度提高利率。美国一度将利率提高到20%,英国也将利率提高到17%,无疑使本就债务负担严重的发展中国家雪上加霜。1973年,这些国家债务仅1300亿美元,1981年高达5500亿美元,1982年又增加至6120亿美元。债务已经占到这些国家GNP的20%—25%。最终,此次石油危机也加速了20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的爆发。

  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接续而来。此次石油危机导致经济的全面衰退,同时还伴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据统计,20世纪70年代末,除英国、挪威因拥有北海石油而通胀率较低外,其他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平均通胀率都在5%以上。例如,1977年美国的通胀率为6%,到了1979年上升为10%,此后两年通胀率也维持在两位数。经济衰退也导致失业率上升。据统计,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和欧洲有3500万人失业,占有劳动能力人口的11%。美国、比利时和丹麦1/8的工人接受失业救济。

    (三)

  第二次石油危机沉重打击了对石油消费和石油进口高度依赖的国家的经济,也导致了全球经济和社会的深刻变化。石油作为一种关键能源资源而触发一场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我们审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替代能源。此次石油危机警示我们能源的重要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问题。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推动能源结构的转型,向能源多元化和可再生可持续的能源方向发展,从而尽可能避免过度依赖某一种能源资源。因此,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对某一单一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努力开发不同的能源品种,推动多元化能源的不断供应。加大对核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在确保能源供应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有序替代。

  攻关能源核心技术,推进能源低碳转型。遵循能源行业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精心谋划能源技术中长期发展路径,布局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与装备替代。全面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和推广,加快推动新能源低碳产业链的上下协同与融合发展,实现新能源产业链条在传统能源转型发展与清洁能源规模利用上的融合与平衡,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带动能源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深入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把能源技术创新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大能源核心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引导能源科技自主创新,努力抢占能源革命的制高点。

  完善战略石油储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石油危机给我们以深刻警醒: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意义重大。加快完善战略石油储备制度,科学合理布局规划石油储备基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加强能源市场监管。构建多层次储备体系,提高企业义务储备和商业储备比例,提高国家应急能力。加强石油储备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协调好各国石油储备政策,共同应对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重大问题,保障全球能源供应链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5 盛景微 603375 --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
  • 01-08 康农种业 837403 11.2
  • 01-05 贝隆精密 301567 21.4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