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0
石库门里弄、花园洋房、名人故居、红色场馆旧址……漫步一处处上海老建筑群,犹如阅读城市散文诗,书写着上海百年风雨沧桑,是城市极其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位于虹口区的山阴路历史风貌区是上海12片中心城区历史风貌区之一,被誉为海派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目前仍然有许多居民居住生活在这里,这些老建筑仍在为人们遮风挡雨。
0
当“历史老建筑”遇到“人间烟火气”,一些违法改建扩建却给老建筑带来了极大伤害。如何平衡建筑保护,又留住烟火人间?当前,虹口区正在“全面打响虹口城市更新的发令枪”,如何做到“整个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这是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需要共同回答的一个重要命题。
2023年,虹口区检察院就以公益诉讼之力为优秀历史建筑违建治理打造了一个协同共治新“样本”……
优秀历史建筑遭违建破坏
调查核实,为老房子精准把脉
2022年10月,经媒体报道及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反馈,虹口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注意到:山阴路历史风貌区内有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存在长期违规搭改建问题——为何如此?这还要从这些老建筑本身的历史、产权与使用用途说起……
山阴路上有着建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石库门里弄、花园洋房和公寓,存在着大量公有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他们由区属国有企业授权经营管理,行使所有权,下属物业公司实施公房管理,居民个人享有使用权,实际居住于建筑内。但历经百年洗礼,老建筑内居住人员结构复杂、居住条件差,长期存在各类违法改扩建症结问题,历史建筑及风貌区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受到破坏。
摸排到相关线索后,公益检察官多次至优秀历史建筑现场勘查,发现5处历史保护建筑存在违法搭建、破坏房屋结构等积存突出问题,包括室内插层、下挖地坪、天井搭建、屋面搭建、公共区域搭建等违法情形,破坏重点保护部位,危害建筑安全。当年年底,检察官遂以公益诉讼案件立案。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公益检察官带着问题深挖细掘,剖析原因,向公房管理单位调取相关材料,走访询问相关行政监管部门、经营管理单位及实际使用人,依据法规厘清相应主体监管责任。
平衡风貌保护和公房使用
督促履职,让老房子重焕风貌
行政监管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同样面临监管难题,老建筑内往往空间昏暗狭窄,无法满足百姓的生活需要,如何做才能平衡历史风貌保护和公房居住使用这一治理难点和民生痛点?
为此,公益检察官多次走访行政监管和经营管理各部门单位,经充分磋商先后制发多份检察建议,以“遏制新增、治理存量”为目标,从行政执法、行政主管、产权主体三方面,抓住日常巡查、装修管理和公房差价换房等关键环节,督促行政执法及主管部门全面依法协同履职,构建优秀历史建筑立体保护格局。
公益检察官一方面督促相关行政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行政执法职责,立即查处公房使用人及物业管理单位的违法行为;履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和房屋使用安全行政主管职责,检查物业管理单位公房管理行为、监管公房差价换房审核工作、责令公房权利人履行法定保护、修缮义务。同时,公益检察官还督促公房经营管理单位履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主体责任。
协同履职+协作联动
打造历史风貌区保护上海“样本”
收到检察建议后,监管部门和单位积极开展全面履职整改。通过行政执法,责令恢复原状,并予以行政处罚;同时全方位加强对物业管理单位监管,制定居住类优秀历史建筑装修流程,推进历保建筑分级分类检查工作。而公房经营管理单位则进一步堵漏建制,建立日常巡查、房屋装修、差价换房、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整改工作尘埃落定后,2023年8月,公益检察官联合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和经营管理单位,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重回山阴路,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而经专业评估,确认受损部位均已整改到位。
几处受损的优秀历史建筑被挽救,检察官心头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结,而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却不能就此止步。虹口区当前正在推动区域“文化三地”建设,公益检察官在总结办案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检察职能,开展溯源治理。
2023年11月,虹口区检察院会同区房屋管理、文化旅游、城管执法、属地街道办事处、房地产交易中心及公房授权经营单位共同签署《关于加强本区优秀历史建筑公房管理协作配合工作的意见》,建立公房承租权转让审核机制和物业管理协同配合机制,完善各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做到保护问题及时发现和高效修复,守护城市历史文脉。
虹口区检察院坚持做好公益诉讼“后半篇文章”,最终形成制度成果,打造历史文化保护长效机制,以检察公益诉讼推动破解历史风貌保护中的难题,让“有故事的老房子”重现当年风采。同时,公益诉讼检察官将办案效果从优秀历史建筑延伸至不可移动文物,将山阴路风貌区保护拓展至区域多片风貌区保护,让历史风貌重换新颜,让城市文脉持续传承。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