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豫剧电影《义薄云天》在北京举办了观摩研讨会。与会专家围绕弘扬关羽义薄云天的家国大义各抒己见,为河南豫剧电影建言献策,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
《义薄云天》由著名剧作家陈涌泉创作,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李树建及其创作团队倾五年心血,将历史人物与时代表达相融合,将精神理念与影像呈现共提升,将戏剧元素和豫剧表演巧安排,全景式完整表现了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一生的主要经历,热情讴歌关羽“玉可碎不改其白,竹可焚不毁其节”的高贵品质。
研讨会上,《义薄云天》的主创李树建谈及这部影片的创作经历时表示,他此前的戏代表剧目是忠孝节。后来河南很多领导跟他说,‘你光演三部曲忠孝节不行,要将忠孝节义拍全了才算完满了。”就这样,李树建下决心来拍《义薄云天》这部戏。
先是陈涌泉写《义薄云天》的剧本写了一年,接着李树建请了五个演关公的老师教他练功,每天坚持练4个小时,脚扭伤了很多次。对此李树建称,为了这个戏,他宁肯伤筋动骨,也争取让它脱胎换骨。一年的功练完后,李树建又拍了一年的舞台剧,全国巡演了一年,最后电影拍了几个月。后来因为疫情和剪辑的原因,又耗费了整整一年时间,如此历经五年时间才完成《义薄云天》的拍摄制作。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路海波在观摩研讨会上表示,这部电影无论是主题立意,还是编导演,包括在戏曲的写意程式化、审美的优势方面没有丝毫的减弱,同时又通过电影镜头的推拉摇移,包括一些武打场面的俯拍、桃园三结义里三双手握在一起的近景,及张飞看到关公一开始恨不得把他杀了解气,刘备出来,两个嫂嫂把事情讲清楚,张飞马上认错,所有的这些感情细节也都处理得很到位。
北京大学教授陆绍阳总结《义薄云天》的观后感时用了“四个新”:第一个“新”表现在原来的戏是写事的,现在变成了写人。而且不光是写人,它写出了中国人的精神品格义薄云天,这是非常大的提升;第二个“新”将传统传说中的关公华容道放曹操是为报恩,提升到了放曹操是要让他匡扶汉室,然后造福百姓这样一个境界。
“《义薄云天》的新还体现在它的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曹操说关羽,财富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这个说法很有时代意义,我们的一些干部如果学习关公的这个优点就会少犯很多错误。”陆绍阳说道,此外影片里对于曹操这一人物塑造也是很出新的,关羽放他走的时候,曹操哼唱的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在《短歌行》里面是爱才,天下归心,使他能够实现宏图大业”。
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教授黄迎认为在《义薄云天》这部影片中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撞击出一种新的美学呈现,上升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戏曲电影从17年前老一辈的探索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创作观念,以及当下可以借鉴的艺术方法和艺术手段。只不过现在的戏曲电影看似不那么火热,与17年前烈火烹油的状态相比,现在似乎外表已经冷却,但实际上我认为内核还是很璀璨的,否则也不值得我们今天进行探讨。”黄迎同时表示,从本质上来讲,中国戏曲也为中国电影艺术学派的发展奠定了美学基础。两种艺术在共同的认识下有共同的血缘,而且有着对民族文化认知的共性,这是今天值得探索的意义。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