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今年以来,随着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措施渐次落地,我国消费市场回暖势头不断延续,居民服务消费需求得到释放,消费规模持续扩大。12月15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比前10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服务消费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常态化运行的恢复势头不断持续;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在“量”“质”齐升的背景下,A股服务业上市公司业绩获得明显助益。其中,包括招商港口、深圳机场、峨眉山A等在内的深市生活性服务类公司表现突出,业绩持续向好。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阶段,服务型消费正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回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因为其包括餐饮服务消费、文旅消费、文娱体育会展消费、健康服务消费等,涵盖范围广,并且也是我国目前消费升级的重点领域。此外,服务型消费具有非常好的扩散效应(从消费到消费)、带动效应(从消费到产业、从消费到就业再到消费),对于畅通经济循环具有独特作用。
旅游市场恢复势头强劲
加速相关公司业绩回暖
从年初定位2023年全年为“消费提振年”,到围绕“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所持续出台的一系列方案举措,为我国消费市场保持良好恢复态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月份至11月份,全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5%,增速比前10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此外,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30.6%、15.1%、13.3%、11.9%,分别比上月加快9.3、1.9、2.4和1.9个百分点。
消费暖意不仅体现在宏观数据中,也体现在微观业绩里。据深市2023年三季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内需相关行业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回稳向好。具体来看,住宿和餐饮业公司2023年业绩逐渐向好,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7.25亿元、8.48亿元、9.93亿元,尤其是第三季度叠加暑假、中秋等假期消费,市场供需两旺,市场活力明显增强,行业实现扭亏为盈。
从行业代表企业来看,经营表现亦是“可圈可点”。例如,深市旅游业企业峨眉山A,据公司披露的三季度报告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峨眉山A实现营收8.22亿元,同比增长130.68%;实现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再比如,桂林旅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1.71亿元,同比增长189.37%;归母净利润约3566.3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今年前三个季度,桂林旅游营业收入约3.67亿元,同比增长270.36%;归母净利润约3641.8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市场人士认为,消费特别是服务消费的快速恢复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旅游消费又在服务消费中格外引人注目。旅游市场的恢复性增长成为2023年消费领域的最大亮点。旅游市场的恢复性增长有赖于需求和供给两端的双向发力及其良性互动。
国内外需求同步提升
交通运输公司韧性凸显
正是得益于国内旅游市场的持续恢复,带动出行消费火热,相关上市公司也迎来了业绩增长。
以深圳机场为例,2023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2.19亿元,环比上季度增加315%。公司在近期公告中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23年10月份,深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2.30万架次,同比增长63.53%;旅客吞吐量4326.18万人次,同比增长141.03%;货邮吞吐量129.10万吨,同比增长3.24%。
深圳机场方面表示:“公司将抓住良好恢复态势,全面开源节流,大力拓展国际航线,充分挖掘资源价值,以更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回报股东。”
出行消费火爆只是交通运输业整体回暖的一个缩影。事实上,受益于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及经济内生动力修复,我国前三季度整体外贸规模稳中有增,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港口行业回暖,进而带动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增长。
比如,作为全球领先的港口开发、投资和运营商的招商港口,公司2023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12.47亿元,环比上季度增加19%。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招商港口紧抓三季度传统贸易伙伴边际改善,“一带一路”新兴市场维持较高增长的外贸市场机遇,发挥全球化港口网络布局优势,积极拓展全球港口业务,实现业务量逐季提升,成长韧性凸显。
(编辑 张钰鹏 闫立良)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