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聚集生物医药高端人才,“产学研联动”和“国际化合作”是两张王牌

上海浦东聚集生物医药高端人才,“产学研联动”和“国际化合作”是两张王牌
2023年12月11日 16:40 东方网

由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主办的“2023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分论坛——“共话人才未来产学研合作分论坛”日前举办。

本年度论坛以“引领·聚势·跃升”为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全球领军企业人力资源高管等,共同探索实践以“引领区”建设为目标,聚集各方资源为人才发展赋能,高水平推进人才工作创新以及人才、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做法。

中科院院士邓子新:《生态文明背景下合成生物科技与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之路》中科院院士邓子新:《生态文明背景下合成生物科技与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之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邓子新作题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合成生物科技与产业的颠覆性创新之路》的主旨报告。他指出,合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关键在人才。尤其需要具备交叉融合理念,能够把各门科学从基础到运营都打通,敢于向前迈半步,让基础理论得以生产和应用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产研融合 聚贤创新育英才》上海交通大学冯雁教授:《产研融合 聚贤创新育英才》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冯雁教授透露,由交大作为牵头单位先后联合发起成立的国内首个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首个微生物组学健康研究联盟,依靠“产学研联动”和“国际化合作”等机制,实现推动合成生物学、微生物群系与健康等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研究与应用,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慢性病防治等协同攻关打造了高端人才聚集阵地。

来自长三角生物医药领域的高校专家学者和企业高管通过各自的主题报告和专题讨论,就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尤其是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融合发展以及切实发挥人才效应的举措等进行了充分讨论。除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名誉院长邓子新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冯雁,复旦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建新,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张辰宇,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刘琴,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一民,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支部书记刘厚佳,上海科学院副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沈宏,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上海君实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骏先后作了主题报告,从高校、政府、企业等多方位切入,聚焦生物医药科技与产业创新、高校产教融合创新育才、区域产研创新实践、企业人才发展规划等产学研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的经验,分析如何围绕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促进产学研有机联动和融合发展,精准高效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复旦大学王建新教授:《构建三全三圈育人体系,培养全面发展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现代生命科学与人才培养》

华东理工大学刘琴教授:《发挥生物工程一流学科优势,打造生物制药产教融合平台》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朱一民:《浦东新区“1+1+N”人才政策体系之博士后10条政策介绍》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主任、支部书记刘厚佳:《2023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分享》

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科学院副院长谭瑞琮:《长三角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实践》

罗氏中国创新中心负责人、高级副总裁沈宏:《“氏”领未来 -罗氏研发人才发展经验分享》

恒瑞医药董事、副总经理张连山:《恒瑞创新药研发布局》

君实生物副总经理马骏:《创新药企业人才战略规划》君实生物副总经理马骏:《创新药企业人才战略规划》

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和集聚的主阵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使命。一流大学要发挥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作用,推动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提供源头活水,写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高校答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41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