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硬核工业城市,开挂了?

这座硬核工业城市,开挂了?
2023年12月11日 16:40 中国新闻周刊

连续11个季度领跑内蒙古,包头经济的高速增长引发关注。

根据包头市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包头地区生产总值(GDP)310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1%,较上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GDP增量、增速均为内蒙古最高,其中增速创8个季度以来新高。

更令人关注的是,包头这座“硬核”的工业城市,GDP增速犹如“开挂”一般,已经连续11季度领跑内蒙古12个盟市。

作为当下内蒙古经济第二城,以工业起家的包头,在2010年之前,一直是“内蒙古一哥”,但后来被强势崛起的鄂尔多斯超越。2017年之后,包头经济曾一度陷入低潮,其GDP在2019年和2020年甚至一度被呼和浩特赶超,居内蒙古第三位。

包头城市夜景。图/视觉中国包头城市夜景。图/视觉中国

不过,在2021年,包头以8.5%的经济增速领跑内蒙古,同年GDP总量反超呼和浩特,重回内蒙古第二位。2022年,包头GDP增长7.2%,经济增速再度位列内蒙古第一,在全国百强城市中居第三位,其3749.9亿元的GDP总量在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位列第81位,较上一年度跃升11位,提升幅度全国第一。

今年前三季度,包头GDP较同期全国、内蒙古增速分别高出4.9和2.9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11个季度领跑内蒙古,增速创8个季度以来新高。

从陷入低潮,到实现高增速,包头凭什么?

“踩在了点上”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工业是包头经济的压舱石。

包头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较上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连续37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为两年来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前三季度,包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同比增长38.9%,较上年同期提高9.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增长47.1%,较上半年提高4.6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72.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32.2个百分点。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包头制造业投资增长60.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83.4%,拉动工业投资增长46.4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今年前三季度,包头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688.3亿元,同比增长15.0%,系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其他两大产业也表现不俗,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5.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1369.1亿元,同比增长5.6%。

包头工业经济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两大产业——光伏制造业与稀土产业发展,这是包头经济高速增长的密码。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包头全市规上光伏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3%,稀土产业增加值增长18.4%,两大产业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62.5%。

此外,前三季度,全市重点监测的3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4种产品产量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多晶硅产量增长3.4倍,单晶硅产量增长69.4%,稀有稀土金属矿产量增长104.9%,铝材产量增长79.4%。

内蒙古经济学会副会长、盘古智库青城研究院副院长周海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包头是一个老牌工业城市,自身工业基础非常雄厚,可以说既有资源,又有工业基础,工业生产能力非常强。

他提到,近年来,包头引进了包括光伏制造业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用已经逐渐显现出来。他说,“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资源优势,包头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非常迅猛。”

中国光伏制造业、光伏发电装机量、光伏发电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三个世界第一,让光伏产业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闪亮的星”。而包头则是光伏产业发展中“最闪亮的城市”。

在光伏产业链中,技术和资金壁垒最高、产能刚性且扩产周期最长的环节,是硅料生产。而光伏硅料的生产成本,主要在于原料与电力,包头恰恰在这两个方面均具备独特优势——首先,包头硅矿资源储量丰富,生产原料充足;其次,风、光资源富集,能够为硅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绿色、便宜、可靠的电力。

2022年,包头成为全国首个光伏产业产值超千亿元的城市。目前,包头是全国最大的多晶硅、单晶硅生产基地,其中多晶硅产能约占全国的1/4。2022年,全球多晶硅产量为93.8万吨,包头就占了其中的八分之一。单晶硅环节,目前包头的产能也居全国第一,约占全国的1/3。

“近年来,中国硅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晶硅光伏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供应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认为,当前,包头硅产业集群建设迎来了最好时代。

至于稀土产业,众所周知,包头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被誉为“稀土之都”。位于包头的白云鄂博矿区,轻稀土储量全球第一,工业储量占全国八成以上、占世界三成多。

凭借稀土资源禀赋,包头的稀土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稀土产业的重要基地。其中,包头稀土冶炼分离产能世界第一,并形成了从原矿开采、选冶、分离,到功能材料终端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工业园区的更加完善,包头市逐渐形成了以稀土产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2022年,包头市稀土行业产值达677.5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中国城市学会副会长牛凤瑞看来,无论是稀土产业,还是光伏制造业,包头都“踩在了点上”。他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包头稀土资源丰富,市场占有率高,市场需求比较好,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是一大利好。

谈到光伏制造业,牛凤瑞提到,光伏制造业方兴未艾,包头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和工业底蕴,进行了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也在意料之内。

在光伏制造业与稀土产业支撑起包头经济高速增长背后,是包头建设“世界绿色硅都”“世界稀土之都”的雄心。

据了解,包头也为两大支柱产业设定了产业目标,2025年,光伏装备制造业全产业产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稀土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

重回“内蒙古一哥”?

事实上,作为中国北方工业重镇,有“草原钢城”之称的包头曾经无限辉煌。

1953年,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包头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根据包头丰富的矿产资源,国家决定在包头建设以钢铁工业为中心,包括冶金、机械、煤炭、电力、化工、轻纺等产业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当时,国家建设的156个大型项目中,有5个落户包头,其中有多个“硬核”军工项目。而被誉为“自治区工业的长子”的包钢,建成投产后结束了内蒙古“手无寸铁”的历史。

航拍包钢。图/视觉中国航拍包钢。图/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一些配套工业企业和地方项目也陆续投产,包头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

改革开放后,包头工业开始突破原有计划经济的束缚,扩大企业自主权,并同步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工业产品产量大幅提升。以成品钢材为例,1978年,包头的成品钢材年产量为55.53万吨,到了2000年,这一数字跃升至355.42万吨,22年间产量翻了近6.4倍。

蓬勃的工业经济,推动了包头地区经济的发展。2000年,包头GDP达到252.85亿元,自1978年以来年均增长16.07%,稳坐“内蒙古一哥”的宝座,而彼时呼和浩特、鄂尔多斯的经济总量均未超过200亿元。

然而,包头的风光没能一直延续,在转型发展的浪潮中一度陷入低潮。受限于老工业城市的转型困局,包头经济总量先后被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超越。

借助于煤炭行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10年,鄂尔多斯GDP一举超过包头,至今领跑内蒙古。2019年和2020年,包头还一度被呼和浩特赶超,居内蒙古第三位。

全国范围内,统计数据显示,包头GDP在全国排名最好是2010年第41位,最差是2020年第103位,二者相差62位。

2020年,《包头日报》直言不讳地指出:近年来,包头发展面临一些困难,经济总量占内蒙古比重有所下降,部分指标在全国、内蒙古的排名也明显下滑。包头正面对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形势。

2022年,包头位居全国第81位。也是在这一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到包头考察时,提出“树立雄心壮志,重振包头雄风”的要求。而后,包头喊出了“回到历史最高水平,重振包头雄风”的口号。

今年,包头还提出,2023年全国百强城市排名再上升10位左右。分析认为,从目前包头的经济增速来看,包头有机会“再上一层楼”。

但即便如此,目前包头所处的位置,距离“历史最高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在业内人士看来,包头要想“重振雄风”还有不少挑战需要面对。

周海峰说,包头从去年到今年的高速成长,可能主要得益于大的市场环境和国内国际产业上的需求。产业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这是个巨大的挑战。

以光伏制造业为例,自2021年开始,因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供需错配,多晶硅料价格从8万元/吨一路暴涨,并在2022年触及33万元/吨的高点。但从今年3月起,硅料价格正式步入下行周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12月1日当周,硅料价格持续探底,部分品类的成交最低价跌破6万元/吨,其中生产工艺要求更高的N型硅料成交均价只有6.82万元/吨。

随着硅料价格疯涨盛景不再,厂商扩产欲望也随之降低,对于当地光伏制造业的发展必然会产生影响。日前,光伏上游硅料头部企业大全能源宣布,包头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延期投产。

值得一提的是,包头市统计局在进行前三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时也指出,总的来看,前三季度全市经济快进提质,优势产业生产加快、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支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积累,为实现全年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市场需求仍显不足,经济稳步向好态势仍不稳固。

此外,周海峰还提到,包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压力比较大,在高端技术人才储备、科研能力等方面也需要“加劲”。

据了解,2022年年末,包头全市有普通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院校)5所,全年招收学生2.7万人,在校学生9.0万人,毕业生2.5万人。与之相对的是,截至2023年6月,呼和浩特市共有普通高校24所,2022年在校大学生数量为26.73万人。

周海峰说,在高等院校数量和人才培养上,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相对来说更具优势。发展速度越快,人才储备、研究能力等方面差距也就越发显露,这就需要包头在人才政策等方面发力,吸引更多的人才。

不过,在周海峰看来,包括包头在内的呼包鄂等城市,乃至整个内蒙古自治区均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他提到,国家对内蒙古自治区的战略定位非常看重,日前国务院出台“16号文”(即《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高质量发展战略地位得到国家充分认可。他说,这种政策环境,对整个自治区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尤其在产业布局上也会迎来更好的机遇。

谈到包头能否重回“内蒙古一哥”,周海峰认为仍有不小挑战。他说,无论是包头、鄂尔多斯还是呼和浩特,近年来的发展速度都不错,鄂尔多斯在一定时期内的领先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不过,他也提到,包头成长速度比较快,今年全国排名再升10位是有可能的。

在他看来,呼包鄂齐头并进,对于带动自治区协调发展、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他说,呼包鄂榆(林)是国家规划当中的城市群,呼包鄂乌(海)是自治区规划协调发展区域,这三个城市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区域经济成长态势,“这才是最好的局面”。

翻译

搜索

复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41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