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底楼市被看衰?李宁大跌超13%,公司最新回应了……

抄底楼市被看衰?李宁大跌超13%,公司最新回应了……
2023年12月11日 12:48 证券时报e公司

专题:李宁股价大跌!22亿港元香港买楼被指“不务正业”

转自:证券时报·e公司

今日,曾经的“国货一哥”李宁再次登上热搜。

今日早盘,在港股上市的李宁(02331)股价跳空低开逾11%,截至午间收盘,跌13.63%,报18.44港元,年内累计跌幅近73%。

从消息面看,昨日晚间,李宁抛出大手笔买楼的动作引发关注。12月10日晚间,据港交所文件显示,李宁将以22亿港元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物业的一部分用作集团于香港的总部。

不过,在香港楼市价格不断下跌背景下,这一动作并不被市场看好。

瑞银发布研报称,李宁收购香港北角港汇东全幢商厦,其中部分物业将会用于设立香港总部,涉资22.08亿港元。预期明年1月28日或之前完成交易。“基于此次就非核心业务作开支,预料这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

对此,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联系了李宁媒体关系负责人,该人士回应称,“公司在香港置业的原因和背景已经详细在公告中进行了披露。今日公司股价走势是市场行为,我们也不好置评。”

22亿港元买楼

12月10日,李宁在港交所公告,李宁将以22.08亿港元从恒基兆业购买物业。买方(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订立买卖协议,据此,买方有条件同意购买销售股份并承接转让销售贷款,代价为22.08亿港元(须作完成调整)。

于完成后,公司将拥有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之权益,而目标公司将成为公司之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因此,目标公司之财务业绩将会于集团之财务报表中综合入账。

据披露,目标公司为一家于香港注册成立之有限公司,并为卖方之全资附属公司。目标公司主要从事物业投资,并为物业的唯一法定及实益拥有人,而物业为目标公司之主要资产。

物业为一整幢楼宇,总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尺及其总建筑面积约144000平方尺。楼宇包含22层商业/办公空间及两层零售区域。据董事经作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深知、尽悉及确信,各物业租户均为独立。

李宁表示,本集团在香港的业务具有庞大发展潜力。此外,拓展集团在香港的业务运营将有助拓展国际业务,因而具有重要策略意义。通过收购事项购买物业用作集团的香港总部展现了集团对香港的业务充满信心,并标志着其落实执行加强国际业务发展计划。

虽然李宁颇为看好本次香港置业的动作,但今年以来香港楼市价格不断下跌成为共识。

12月4日,美联楼价指数最新报140.78点,按周跌1.13%,已连续下跌十六周,本年迄今楼价跌3.6%,创逾六年半新低。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也表示,香港楼市气氛保持审慎,住宅楼价在前10个月下跌4%,7至11月的每月平均成交宗数只有约2800宗,较上半年低35%,成交量仍在低位徘徊。陈茂波在立法会财经事务委员会会议上表示,虽然政府在10月底调整楼市需求管理措施,但市场成交只略有回升,整体仍低于上半年平均水平,楼价继续偏软。

“今日李宁股价大跌,这可能是因为投资者对于李宁公司的未来前景感到担忧。此次买物业的动作可能被视为一种抄底香港楼市的行为,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投资者并不看好李宁公司的发展前景。市场反应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公司财务状况、行业竞争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

业绩不及预期

实际上,今年以来,李宁经营业绩不及预期,导致股价表现并不尽如人意。此前的10月26日,李宁股价单日大幅跳空暴跌20.7%引发关注。

10月25日,李宁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最新运营状况公告。公告显示,零售表现方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第三季度,李宁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于整个平台之零售流水按年录得中单位数增长。就渠道而言,线下渠道(包括零售及批发)录得高单位数增长,其中零售(直接经营)渠道录得20%-30%低段增长及批发(特许经销商)渠道录得低单位数增长;电子商务虚拟店铺业务录得低单位数下降。

对此,大和证券表示,李宁(不包括李宁YOUNG)第三季零售流水按年升中单位数,低于高单位数预期。考虑到第三季和第四季的消费者情绪不如预期,以及正在进行的业务调整,李宁管理层将2023财年收入按年增长指引下调至小于10%。因此大和将李宁投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

8月11日,李宁发布截至6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收入140.1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上升13.0%;毛利同比上升10.3%至68.39亿元。不过,净利润方面,因费用率略有上升,政府补贴等其他收益下降,李宁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微跌至21.21亿元。这也意味着李宁的经营增收不增利。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在体育用品行业。国内外众多品牌的竞争使得李宁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导致销售增长放缓。其次,李宁在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投入可能不足,导致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下降,进而影响销售业绩。此外,李宁的高端化策略未能取得显著成效,也是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之一。”江瀚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

责编:张骞爻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香港 李宁 物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41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