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保荐人竟如走马灯,又一拟上市企业遭“灵魂拷问”,频繁变更的还有上市地

更换保荐人竟如走马灯,又一拟上市企业遭“灵魂拷问”,频繁变更的还有上市地
2023年12月09日 11:24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9日讯(记者 肖斐歆)近日,鸿辉光通披露了关于北交所公开发行股票的第一轮问询情况。自挂牌以来,鸿辉光通多次启动上市辅导并频繁变更辅导机构,九州证券(现华源证券)、平安证券、华泰联合证券、中天国富证券、首创证券都曾担任过该公司的辅导机构。与此同时,鸿辉光通的持续督导主办券商也在三年内变更了三次。

辅导机构、主办券商的多次变动自然也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在第一轮问询函的18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就是“频繁变更辅导机构”,可见对该情形的重视程度。

频繁更换上市辅导机构原因有何?

从辅导机构来看,鸿辉光通自2015年挂牌以来,多次启动上市辅导且频繁变更辅导机构。

按照时间线梳理,2016年7月公告首发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九州证券,2017年10月向证监会报送首发上市申请文件,2018年4月终止并撤回该次申请。

2019年1月公告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平安证券,2020年3月公告辅导事项变更为精选层挂牌,2020年6月公告终止辅导。

2020年11月公告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2021年2月辅导机构变更为中天国富证券。

2022年1月公告上市辅导板块由科创板变更为北交所,2022年7月公告辅导机构变更为首创证券。

从持续督导主办券商来看,鸿辉光通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变更了3次持续督导主办券商,分别为2020年3月的从中山证券变更为平安证券,2021年4月从平安证券变更为中天国富证券,2022年8月从中天国富证券变更为首创证券。

一番折腾过后,交易所也是对此发出了“灵魂拷问”,要求鸿辉光通详细说明近年频繁更换辅导机构、主办券商、财务负责人的原因,是否反映发行人在满足发行上市条件方面存在较大风险,如有,请说明涉及哪些方面及事项。

鸿辉光通则列出相关变更原因。

2019年1月,辅导机构由九州证券变更为平安证券,原因是为公司提供辅导服务的九州证券团队核心成员由于工作变动入职平安证券。

2020年6月,由平安证券变更为华泰联合证券,原因是同行业公司仕佳光子申报科创板及审议通过,而仕佳光子的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在有前人成功的基础上,鸿辉光通选择接受华泰联合的辅导。

2021年2月,由华泰联合证券变更为中天国富证券,原因是在咨询论证后,公司在科创板块上市匹配度上存在一定差距,经协商后,公司与华泰联合证券终止合作。

2022年6月,由中天国富证券变更为首创证券,原因是为加快公司北交所上市进程,经协商后公司决定终止与中天国富的合作。

变更主办券商的原因大多与辅导机构一致,从鸿辉光通的回答来看也可以印证这一点,原因清一色呈现的是“鉴于公司战略发展需要,为了便于信息披露,双方就解除协议和相关事宜达成一致意见”。

同时,保荐机构首创证券从多方面进行核查,论证了鸿辉光通变更辅导机构和主办券商的合理性。首创证券表示已依规充分开展尽调工作、勤勉尽责履职,质量控制部门、合规及内核等部门已对鸿辉光通北交所项目进行审核,内控把关有效。

已不是首例

辅导机构和主办券商的频繁更迭引起交易所关注,鸿辉光通在业内已不是首例。年内,在科伦股份公告的问询函回复中,也能发现交易所对此举动合理性的关注。

根据回复,科伦股份近两年更换了3次辅导机构,三年间历经4任主办券商。拉长时间,可以发现自2015年起,公司一共更换了6次辅导机构及主办券商,所涉券商包括长江证券财达证券、恒泰证券、开源证券、山西证券以及银河证券。

2015年3月,科伦股份首次聘请长江证券为主办券商,但由于长江证券业务流程设计严谨繁多,办理时间较长,经协商解除了与长江证券服务督导协议,更换为财达证券。

2017年1月,财达证券开始担任主办券商,由于财达证券保荐代表人数较少,满足不了公司进入精选层的阶段性目标,且财达证券也没有成功的IPO案例,故更换为恒泰证券。

2020年2月,主办券商变更为恒泰证券,在督导了8个月后火速“换人”,公司表示,恒泰证券启动了被并购的程序,未来可能有不确定因素,因此更换为开源证券。

2020年10月,开源证券成为科伦股份的主办券商,由于开源证券承接的辅导企业数量较大,与公司进入精选层的目标在时间上差距较大,在短短3个月后,公司决定再次变更主办券商。

2022年1月,山西证券开始担任主办券商,但山西证券子公司中德证券涉及乐视网项目被证监会处罚,公司考虑更换较为稳健的银河证券作为公司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券商,并承接持续督导。从2023年1月开始,银河证券为科伦股份IPO的主办券商和辅导券商。

华南地区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IPO公司变更中介机构的原因具有多样性。例如双方未能就申报目标、时间达成一致;中介机构“爆雷”,被暂停执业资格、立案调查;保荐团队核心人员跳槽新的券商履职;机构存在不确定因素,未来可能发生并购或重组;公司自身的数据、指标未能匹配中介机构的要求,寻求换板块重新冲刺上市等。

同时他强调,由于IPO的周期往往较长,所以更换中介机构的情形并不少见。但是短期内发生大量变更,这往往会引来交易所的重点关注,对发行人是否满足上市条件存疑。频繁更换中介机构,如果不能很好地阐述客观原因,或与公司自身基本面、核心指标并未满足要求有关,甚至有可能隐含“带病闯关”的情况。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15 国际复材 301526 --
  • 12-13 宏盛华源 601096 --
  • 12-12 西磁科技 836961 8.09
  • 12-12 兴欣新材 001358 --
  • 12-11 安邦护卫 603373 19.1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