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次缃帙盛缥囊

  ◎木 容

以文营商 利义兼顾

  武缘县(今南宁市武鸣区)实际上也被囊括入文海楼经营区域。《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上部 四堡的图书出版业和销售业·第七章 流动贩书与分店的经营·书店分号”写道:“一位马姓报告人(他的母亲是邹家人)报告,他的大舅在广西横州邹姓的文海楼分店专门经营教科书。在开学前数月,他邀请右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学校将书籍订单发给他;他保证准时把需要的书籍运到学校,作为回报,每所学校保证只在他那里购书……他通常会离开书店两个月,在五缘县巡回运送图书……横州的分店在售书给县城居民的同时,也成为文海楼教育类书籍在整个广西中部和西部地区发售的中转站。”该书所谓“五缘县”,实即“武缘县”之误。

  清末的教育类书籍(教科书),实即科举用书。这也是文海楼图书销售中的大头。父亲邹联飏以太学生(国子监学生)身份为荣,耳濡目染之下,邹建池“幼业儒”,邹建芳亦饱读诗书。尽管未在举业赢得功名,邹建池、邹建芳还是格外珍惜自己的“士子”名头,在经营文海楼期间热心参与南宁的文人雅集以及府学、县学的学术活动,除了交结名儒、展露学识,还借机聚拢并稳固一大批科举用书消费群体。

  邹氏家族的书业之路,颇为令人感慨。邹氏传人中不乏儒家弟子,但多数最终选择了转型为书商。他们在刻书、运书、贩书过程中,仍然未丢掉自己的文士身份,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储备,或找寻可靠的善本原典、仔细校勘;或搜罗散落于书山文海中的某些学问,编集为新书;还有的干脆自己撰写著述,立言传世。凡此种种,可知古代书商的确与其他经商行业有着根本的差异:虽同为生存而谋利,但书商们努力追求“利义兼顾”,一边治学、一边经营书业;通过书籍的流传,推广经典、传承传统文化、促进学术交流,此亦儒家崇学重礼之义也。以邹氏家族为代表的书商,可谓“货殖中君子”。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政府宣布所有乡试、会试、岁考等一律停止,责成各督抚严饬府、厅、州、县遍设新式小学堂,采用新式课本教学。至此,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科举考试辅导用书是四堡书业中的大头,忽然变成了废纸;新思潮的影响下,其他传统文化书籍也变得乏人问津。面对石印、铅印的新文化、新思想、新技术著作,雕版印刷并无任何优势,曾被奉为圭臬的传统书业经营模式,在时代大潮冲击下分崩离析。曾经辉煌的四堡坊刻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黯然退出图书出版业舞台。

一脉书香 绳绳相继

  散布全国各地的四堡书坊,大多关张转行;南宁文海楼一脉则早有准备,乃继续求新求变,甚至放弃传统线装书籍,改为主营商务印书馆、上海译书局、小说林社等出版发行的新式排印本图书,迎合了读者的新需求而大为畅销,终于顽强地生存下来。王矿新主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第一版《南宁通》“文化体育·书馆书店”写道:“南宁的书店,清末已见有麟经阁、富文堂、文海楼、青云堂、石渠等店号和一所发售学校教科书的图书转运局,其中以麟经阁、文海楼两间最驰名。麟经阁……经营四书五经等古籍和线装书。文海楼……以经营新书为主。故民间有‘买古籍,麟经阁;买新书,文海楼’之口谚。”书店能被编入童谣(口谚)而在大街小巷口口相传,何其难得!文海楼、麟经阁亦可谓为南宁留下一段书林佳话矣!

  随着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帝制,南宁文海楼一脉再次随时代之风而蜕变,在民国初期续写新传奇。除了邹式煌等主理的文海楼书局零售批发均越做越旺(年均纯收入约30万至50万银元),还有邹恒鉴创办的民兴(文海楼)百货商店(公司),经营范围从图书、文具扩展到各种日用百货,货品充盈、无所不有,一跃而成为南宁百货业的大户。《范阳邹氏族谱》“卷三十三·传文”记载:“(新桥)令嗣恒鉴字镜湖、令孙式煌号焯寰,均能继志述事,且更发扬而光大之。一则伙设民兴商店、一则专营文海楼,商业兴隆,陶朱日富。”

  邹氏家族等古代商业移民的成功之路,无不映照出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的耀眼光芒。谢重光、邹文清撰《福建汀州四堡书商的儒商之路》(见于房学嘉等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4月第一版《客家研究大讲坛丛书第二辑·客家商人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研究》)写道“流动经商的同时,不少四堡书商转变为固定经商,即由行商变成坐贾,在外地设立书肆,使之成为稳定的驻外销售地,久而久之,书商及其后裔甚至成为当地居民。”邹氏后裔邹日升在《五更月照他乡影,万里河流故国声》(全文见于福建省泰宁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5年10月编印《泰宁文史资料·第17辑》)一文中,深情记述先辈在南宁的“不了情”:“笔者的高曾祖父元超、曾祖父殿赓、曾叔祖殿梁,伯祖父建池(新城),祖父建芳(新桥),伯父恒稚、恒坊,叔父恒鉴,从兄式煌、幼麟,胞兄式皋(郁文)等,均逝于广西,坟茔至今仍在该地。除高曾祖、曾祖在灵山外,祖父以下均在南宁。至今侄儿、侄孙仍在南宁工作,算来已定居六七代人了。”

  四堡坊刻虽已落幕,但其儒商精神及文化经营理念仍在四堡得以延续。当代四堡人也格外珍惜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吴世灯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21年1月第一版、福建印刷文化研究丛书之一《清代四堡书坊刻书》“第四章 四堡书坊的生产经营·三、四堡晚期书坊的生产经营·邹新城、邹新桥兄弟文海楼”写道:“从早期邹希孟益智堂到中期邹尚忠碧清堂再到晚期邹殿庚(赓)创设、邹新城兄弟经营的文海楼,是四堡雾阁经营时间最长、名声最大的刻书世家。遗存有大量的雕片、图书、印刷工具,还有光绪年间售书账本,对研究文海楼当年经营实况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目前,四堡作为国内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雕版印刷基地遗址,引起海内外文化界广泛关注。南宁文史工作者不妨远赴四堡,从四堡雾阁文海楼遗存中继续挖掘与南宁有关的记载与实物,用以补写、丰富南宁文化史,把书香记忆继续传承下去。 (全文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书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1-30 无锡晶海 836547 16.53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12.0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