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山: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石景山: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3年11月30日 05:00 北京日报客户端

  石景山区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是首都城市西大门,同时也是首都“四个中心”功能的集中承载地区。近年来,石景山区牢牢把握服务保障冬奥筹办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两大机遇”,深入实施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建设,统筹做好城园融合、产业融合、山水文化融合、治理力量融合“四个融合”文章,实现了从“工业重镇”向绿色高端之城的华丽转身,谱写了奋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篇章。

  开放合作助推产业转型

  2023年11月1日,位于石景山首钢东南区的翔鹰大厦正式交付投运,这是由新加坡金鹰集团与华润集团联手共建的首钢东南区项目的核心项目,更是石景山区正在打造的“国际开放合作区”的标杆式项目。

  今年9月,在2023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石景山“国际开放合作区”项目横空出世,“国际开放合作区”建设是石景山区紧抓扩大开放和国际合作新机遇,充分发挥服贸会带动和溢出效应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推动京西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国际开放合作区以首钢园区为示范引领区,包括首钢北区、南区、东南区及周边京西商务中心、中海片区、首特钢园区等区域,将形成占地超10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超1100万平方米的产业综合承载空间。目前,首钢东南区核心区项目中翔鹰大厦已经投入运营,可逐步释放50万平方米高品质产业空间。与英国怡和集团合作项目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正加紧建设,未来将成为京西城市流量新地标,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聚集平台和城市生活新体验旗舰。

  2020年,北京全面启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也为石景山区持续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冬奥会、服贸会等大型国际活动成功举办,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启动建设,“北京侨梦苑”成为北京吸引侨商侨智资源的重要平台,新首钢已成为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昔日的工业锈带逐渐蝶变为城市活力秀场。在这过程中,石景山区紧抓开放发展机遇,以吸引和聚集国际投资为主线,坚持产业开放、园区开放、要素供给、制度保障“四位一体”,全面推进“两区”建设,滚动推进落实一批示范项目,加快形成与新时期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的开放新格局,汇聚对外开放发展新优势。其中,聚焦吸引和集聚国际投资这一主线,石景山区加快“走出去”步伐,启动赴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地招商推介,成功引入伊顿集团学前教育资源。在香港设立首个境外招商工作站,拓宽在港招商渠道,推动环球数码、欧力士关联公司落户,首程控股设立外资公司。成立区国际商会,出台首个区级层面吸引国际组织落户便利化政策包。深化与国际雪联中国办事处、亚洲数据集团、芬兰北京商会、中国机电商会等国际组织和企业对接,扩大国际招商合作“朋友圈”。2021年以来,累计新设外资企业83家,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实际利用外资6.9亿美元,为处于转型发展关键节点上的石景山区打开新的突破口。

  今年以来,按照北京“两区”建设新一轮工作部署,石景山区围绕“1+4+N”总体思路,重点推进65项重点任务,着力推动优质项目、高端要素、功能平台集聚,“两区”建设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其中,现代金融领域,落地现代金融等机构33家,设立全市首家致力于上市公司破产重整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机构,设立石景山区“创投金融专委会”,全市首推消费券+数字人民币“双补贴”,落地“北京证券交易所石景山服务基地”。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作为全市“虚拟现实产业组团”承载区,中国VR50强已累计落户16家,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和示范带动效应的虚拟现实及元宇宙产业发展高地。联合中国电科,打造具有石景山特色的人工智能芯片及基础软硬件创新联合体。科幻领域,引进浙江赛思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地科幻产业研究中心、刘慈欣工作室等产业平台,成功举办2023中国科幻大会。工业互联网领域,开展2023年“石科26条”政策兑现,赛富工业互联网基金正式落地。冰雪体育领域,加强与国际雪联北京办事处对接,落地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赛事。2023国际冬季运动(北京)博览会落地石景山,全球冰雪联盟发起成立,促进新兴体育产业成长,助力“双奥之区”建设。

  园区提升打造创新高地

  石景山区莲石东路南侧,北重科技文创园和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仅一墙之隔。11月初,随着两家园区3条联络通道陆续打通,这两座由老旧厂房改造而成的现代产业园区进入了全面“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北京重型电机厂厂区,目前,园区正朝着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科技产业的方向转型,并陆续引入涵盖数字技术、科技创新、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等多个领域的20余家企业。今年,石景山区进一步明确了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与其周边的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双园融合”发展的新思路,通过整合优质资源,优化本区虚拟现实、互联网3.0产业格局。

  坚持“产业开放+园区开放”并行突破是石景山区推动“两区”建设中的一大特色,为石景山融入国际化发展格局、链接国际资源提供了抓手。近年来,石景山区着力推动重点产业园区为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主要承载地,打造全区服务业集聚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和前沿平台。

  中关村石景山园是石景山区产业转型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今年,石景山区印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改革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围绕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的总目标,聚焦元宇宙、科幻、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四大特色产业,构建“一核心、两组团”的发展格局,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中关村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先导区入驻率达到81%。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示范园正在推进产业导入,企业入驻率已超过80%,打造京西转型发展的创新高地。

  聚焦重点产业功能区建设,石景山区强化政策创新供给,推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开展“两区”重点园区(组团)发展提升专项行动评价工作,突出“金融+科技”业态,今年以来引入企业28家。积极推进中电科智能科技园建设,累计31家单位入园实地办公,打造京西数字金融新增长极和智能科技产业新高地。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首钢园北区已建成载体规划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入驻腾讯、百度、航天八院、探月中心等超过200家优质企业和机构,初步形成“科技+”“体育+”产业集聚生态。北京侨梦苑,打造“北京侨梦苑·同心圆侨海国际会客厅”,为凝侨心聚侨力搭建新平台,更广泛和紧密地团结海内外侨领侨胞。北京侨海创业投资发展服务中心揭牌,首批侨海优质创新创业项目全球合作伙伴招募开启。制定《石景山区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促进文创园健康发展,北重科技文化产业园一期项目工程稳步实施。

  精准施策营造良好环境

  8月18日,以“景贤礼士 近悦远来——打造高水平人才高地 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石景山区2023年“景贤人才”大会成功举办,再次向海内外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北京“两区”建设启动以来,石景山区瞄准全过程全要素,强化对外开放发展条件支撑,以推动外资企业和项目落地为核心,聚焦人才、用地、技术、数据等关键要素,提升全方位支撑保障水平,完善精准化外资服务,打造国际一流发展配套环境。

  以“景贤计划”为抓手,石景山区持续拓展“景贤”品牌矩阵,打造“景贤人才”大会、“北京·景贤杯”创新创业大赛、景贤创业小镇、景贤学院等一系列引才育才载体,涵盖人才引、育、用、留的人才政策支持体系加速形成,为本地区快速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智力保障。围绕“1+3+1”高精尖产业和区域重点发展行业需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人才引进由“被动等”向“主动引”转变。

  今年以来,石景山区持续强化关键要素有效供给支撑,打通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预审、受理、制证全流程服务,实现“两证联办”在区就业外籍人才全覆盖。按照“一产业一导航”,完善虚拟现实、工业互联网、科幻等产业专利导航报告。在中关村科幻创新中心落地北京市版权服务工作站,为相关企业开展版权咨询、版权登记、版权维权等系列服务。深化北交所石景山服务基地建设,搭建创新汇活动平台,举办多场科技金融对接活动。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石景山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狠抓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精心呵护驻区企业扎根成长。完善“服务包”工作机制,搭建海外院士专家工作站、首都院士之家、北京“侨梦苑”、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一批人才发展平台,推动会展审批、备案“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梳理形成展会活动审批流程及办事指南,建立主要展会监管、审批、备案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消费提升展示城市活力

  每逢周末,首钢园六工汇就热闹起来。不少家长专程驱车来此遛娃,一楼的充气城堡里,孩子们蹦蹦跳跳。动画放映区里,小朋友们专注地盯着银幕。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新首钢加速凤凰涅槃,一跃成为世界级网红打卡地,成为京西地区乃至北京市面向国际开放的窗口和链接国际资源的重要平台。

  目前,首钢园正在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首钢高地、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首钢支点。随着“体育+”“科技+”以及科幻产业在这里集聚,服贸会、中国科幻大会等重大活动落户,首钢园已形成集餐饮、酒店、零售、展览、体验等多元场景在内的消费生态,特色消费“风向标”地位彰显;成功举办汽车品牌发布会、跨年冰雪盛典、北京时装周首秀、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节等重大活动,打造“首店”“首发”“首秀”新高地,成为京城知名的时尚秀场。新首钢成为北京29个城市消费中心之一,获评2023年夜京城特色消费地标。

  近两年来,石景山区以城市更新行动为契机,一方面积极推动传统商场、老旧街区等现有商业设施改造升级;一方面,加快新的商业项目加快建设,促进高品质客群、供给、场景集聚,提升商圈发展能级。今鼎时代广场商圈被评为市级城市更新传统商圈改造升级类示范项目;模式口历史文化街通过旧院落街区改造,重现京西古道往昔繁荣;郎园Park利用疏解的老旧市场,打造文艺气息浓厚的城市生活场。首钢六工汇、金安环宇荟、京西大悦城、香格里拉酒店等新建商业项目相继开业。此外,利用新的载体加大吸引首店,据不完全统计,落户的区域级以上品牌首店一百余家,业态涵盖餐饮、零售、酒店、艺术馆等。

  两年来,石景山区一系列重大商业项目相继开业运营,“一核三圈多点”的消费空间布局逐渐形成,现有商业面积达到157万㎡,人均商业面积接近2.8㎡;预计到“十四五”末,四大商圈商业设施面积将达到200万㎡,成为消费升级的核心承载区域。与此同时,今年,作为服贸会重大溢出成果,国际开放合作区亮相,英国怡和与首钢合作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将为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调共进提供更优质的载体空间和消费人群。

  结语

  石景山区作为首都中心城区,当前正处于融入首都发展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和城市复兴的关键期。全区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以打造“复兴之城、活力之城、美丽之城、品质之城”为目标,围绕超大城市城区老工业区有机更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生态文化建设、城市精细化治理等领域做好文章,共同打造“一起向未来”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石景山 北京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2-07 安培龙 301413 --
  • 12-04 索宝蛋白 603231 --
  • 12-04 丰茂股份 301459 --
  • 11-30 无锡晶海 836547 16.53
  • 11-30 永达股份 001239 12.0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