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光伏+”,把包袱变财富

“水面光伏+”,把包袱变财富
2023年11月07日 08:41 媒体滚动

转自:安徽新闻网

深秋时节,走进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丁集“光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现场,只见工人们正在岸边紧张有序地施工,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整齐地排列着多个光伏板方阵,不时有检修人员乘船对设备进行着认真检查。

随着项目最后一批光伏组件安装完毕,这个淮南市最大的单体水面光伏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向着11月底全容量并网目标有序推进。

据了解,丁集光伏一期项目是淮河能源控股集团首个“水面光伏+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项目,分为光伏区、升压站、送出工程三个部分,工程装机容量200MW,共有61个漂浮方阵。项目预计运行寿命25年,全部上网电约552740万度,全寿命周期内相当于节省标准煤约164.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28.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3.96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约1.15万吨,同时减少大量烟尘排放,对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结构转型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将清洁能源作为企业战略发展的主攻方向,找准企业转型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点,积极探索“阳光”转型新路径,利用采煤沉陷区等存量资产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工作,把包袱变财富,在进一步助推企业能源结构转型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完美融合。

为高质量建设项目,打造采煤沉陷区治理示范点,淮河能源控股集团把采煤沉陷区治理与水面光伏项目建设相统筹,一体化推进。经过地表和水面废弃物清理、堤坝加固、修筑护坡、建造亲水平台、沟渠道路修复、植被绿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有效改善了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有效缓解,地貌景观得到绿化,形成了工业化应用推动沉陷区综合治理的良性循环。

在一期项目顺利建设的同时,二期项目也在同步推进,目前已经委托设计单位编制了项目设计方案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与此同时,淮河能源控股集团也在积极探索“渔光互补”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一水两用、综合开发”,高效利用采煤沉陷区水面资源,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争取在11月份实现一期项目全容量并网,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标杆工程。”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电力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 本报记者 柏 松 本报通讯员 孙 飞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1-08 康希通信 688653 10.5
  • 11-07 夏厦精密 001306 53.63
  • 11-06 泰鹏智能 873132 8.8
  • 11-02 中邮科技 688648 15.18
  • 11-01 纳科诺尔 832522 15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