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嬗递话绣墩

清代折枝牡丹粉彩绣墩 清代折枝牡丹粉彩绣墩

◆李笙清

“便路横穿玉兔门,夜宣狎客宴金樽。江郎才俊思华别,赐坐从容索绣墩。”这是北宋诗人宋白的一首《宫词》,诗中提到的绣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日常坐具,取“墩”与“凳”谐音之意,古人一般在它的上面铺盖锦绣而故称“绣墩”。此外,因为它的形状像极了中国的传统乐器大鼓,所以民间一般习惯称之为鼓墩,而其瓷质清凉的特性,又让它有了凉墩的美称,至于瓷凳、瓷鼓、坐墩等,也都是它的别称。宋代诗人周必大曾吟咏之:“黼座衮龙明日月,绣墩珠履切星辰。”

这是一件清同治年间烧造的粉彩绣墩,高52厘米,圆形,平面,鼓腹中空,造型秀美。主题纹饰为折枝牡丹,刻画细腻真实,极富艺术感染力。只见数枝牡丹盛开,花冠硕大,红粉相宜,妩媚娇艳,在片片翠绿的叶子衬托下,愈发显示出百花之王雍容华贵的风采。绣墩的腹部有使器物通透的镂孔,上下各有一些凸出的鼓钉,既加固了绣墩,又富有立体感,使器物简朴美观而充满灵气。

这件绣墩对纹饰的处理借鉴了绘画的特点,枝干依器形舒展延伸,细枝劲节,粗细、分支自然有度,花卉分出大红、粉红和紫色等多种色彩,大有白居易笔下之牡丹“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的诗情画意,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吉祥画面。叶子青黄相杂,浓淡分明,连叶片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严整细腻。这件粉彩绣墩端庄稳重,胎体厚实,色彩鲜艳,绘画工致精细,构图疏朗开阔,釉质细腻致密,纹饰清晰整齐。特别是牡丹的国色天香,更是给绣墩增添了几分富贵喜庆的吉祥寓意。

绣墩在我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当代著名作家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认为,绣墩最初以低矮的腰鼓形出现,是战国时期妇女为熏香取暖而设计的一种专用坐具。唐代以后,人们的起居方式一改过去席地而坐的传统习惯,绣墩的样式也随之改变,变得与一般木制坐具差不多高,可以垂足而坐。明代嘉靖、万历两朝是各窑口烧制绣墩最兴盛的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产量最大,品种主要有青花、法华、五彩、三彩等。到了清代,绣墩的使用更趋广泛,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清代小说中,绣墩频频出现,尤其是古代女子的闺阁之中,铺锦披绣的绣墩有极高的出镜率。

古人不仅在室内使用绣墩,在庭院、水轩、亭阁等室外场所的使用也较为常见,除了用作坐具,还将其当作陈设品使用,古典高雅,造型别致。明代诗人王立道在五绝《咏园中杂草八首其四绣墩》中吟道:“百花春色里,一径鸟声中。偏称游人坐,壶觞谁与同。”就描绘出了绣墩陈设于园中供游人歇息的情景。绣墩没有凳椅等传统家具那样的靠背,更显得别具一格,无论置于何处,都显得端庄典雅。

绣墩有木、竹、藤、雕漆、瓷、紫檀木等多种质地,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瓜菱形和椭圆形等各种造型,千姿百态,情趣横生。瓷质的绣墩元时即已出现,流行于明清时期,清代成为绣墩的主流质地。清代绣墩以青花和粉彩为主。粉彩是用含砷氧化物的玻璃白粉打底,用中国传统绘画技法中的没骨法彩绘渲染图案纹饰的彩瓷,以雍正时期烧制的粉彩瓷最为成熟,到了清晚期,粉彩瓷已成为彩瓷中的大宗,生产数量极大,清晚期烧制的绣墩大多是粉彩瓷。瓷质的绣墩给了能工巧匠充分发挥艺术创作的空间,无论是上下墩面,还是墩圈、墩身,装饰纹饰千姿百态,人物、山水、花鸟、虫鱼、走兽、神话传说及吉祥文字等跃然其上,各种富有特色的纹饰交相辉映,内涵丰富,美不胜收。

古人喜用绣墩,它不仅在闺阁之中添趣,也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清代词人朱彝尊曾写过一阕《鹊桥仙》,其中“狸奴去后绣墩温,且伴我日长闲坐”之句,就显示出词人于绣墩上“长闲坐”的闲适恬淡。如今,绣墩早已退出实用坐具的舞台,而是作为文物被精心收藏,或者成为殿堂雅轩里高雅的陈设品。无论是溽暑酷热的炎炎盛夏,还是天寒地冻的凛冽寒冬,绣墩作为古人所创造并广泛使用的一种较有特色的坐具,或坐或观,都令人赏心悦目。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纹饰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1 飞南资源 301500 --
  • 09-07 崇德科技 301548 --
  • 09-05 万德股份 836419 8.93
  • 09-04 斯菱股份 301550 37.56
  • 09-04 盛科通信 688702 42.6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