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生猪出栏量排名前六的上市猪企2023年上半年均在亏损。根据财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傲农生物的亏损数额超过百亿元。
当前,养猪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仍未改变,面对“越卖越亏”的局面,猪企也忙着各找出路。业内人士表示,低利润或成为养猪业常态。
低利润或成为养猪业常态
根据2023年半年报,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傲农生物这6家上市猪企的亏损数额已经超过145亿元。
生猪产能过剩,猪企难脱离“越卖越亏”的现状。记者整理2023年1—6月生猪销售简报发现,猪企商品猪的售价多在14元/公斤左右,均低于成本线。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辛国昌表示,2022年全国排名前20的现代化养殖企业共出栏生猪1.68亿头,较2019年增加约1.1亿头。生猪的存栏量依然处于高位,产能去化不明显,消费增长预期不强,后续,生猪价格或难以持续性上涨。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表示,从长期而言,养猪业进入低利润、微利润时期,甚至负利润将成为必然趋势,低利润将是整个行业的常态。
此外,多家猪企还背着高企的债务。目前,A股上市猪企的负债率均超过50%,其中,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的负债率超过60%;天邦食品、傲农生物的负债率超过80%;正邦科技负债率最高,已达到160%。
新希望表示:“现在行业一致预期未来生猪价格仍处于低位,集团的发展规划也相对谨慎。按照当前这个(生猪)价格看,不是所有企业的现金都扛得住亏损的,公司能繁母猪产能规划也将根据行情适时调整。”
猪企各寻出路
面对当前的亏损状况,头部上市猪企也在寻找盈利新出路。
2023年前6个月商品猪售价无限接近成本线的牧原股份仍在“死磕”降成本。其表示,未来公司将在饲料、营养、种猪、健康管理、养殖生产等各环节进一步挖潜成本下降的空间,持续改善各项生产指标。公司力争年底生猪养殖完全成本降至 14 元/公斤以下。
值得关注的是,牧原股份2023年7月的商品猪售价在13元/公斤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在生猪价格下降局面好转前,即使其实现了“养猪成本降至 14 元/公斤以下”的目标,也仍处于“越卖越亏”的境地。此外,牧原股份的屠宰肉食业务同样在亏损,其表示,也在力争实现屠宰肉食板块扭亏。
其他猪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温氏股份的“鸡、猪双轮驱动”或也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养猪业务持续亏损的情况下,温氏股份的黄羽肉鸡业务也在加重亏损。温氏股份表示,近几年猪价波动较大,扰动因素较多,猪周期发生了较大变化。公司畜禽产品总体上供给充足,但需求不旺,市场价格持续低迷,公司经营压力加大。
新希望则对食品业务更加重视。其表示,公司的食品业务现有100亿元收入、2.5亿元利润,未来希望能达到300亿元收入。在目前的渠道,火锅、烧烤、团餐预制菜都有所发展。
降产能长路漫漫
根据以往猪周期的运行规律,当行业持续陷入亏损时,市场会主动清退产能,然后生猪供给量逐渐减少,生猪市场价格恢复性上涨。但目前,养猪业持续亏损,产能减少的速度依然缓慢。
2023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天邦食品、正邦科技、傲农生物的生猪出栏量合计超过5000万头。
据大宗商品分析机构上海钢联数据定点样本监测,2023年1月至6月,能繁母猪产能累计减少1.19%,产能减少速度缓慢。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袁春兰表示,由于长时间亏损,资金压力偏大,部分中小散户被迫退出市场。但对于规模养猪场来说,由于仔猪价格偏高,仔猪端利润可适时填补其他板块的部分亏损,所以未见其整体明显减少产能的动作,因此上半年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减少的速度较为缓慢。
银河期货在研报中表示,随着养殖深度亏损,能繁母猪的产能会进一步减少。目前生猪价格已经跌破行业成本,成本较高的企业及散户压力较大。而仔猪价格已经跌至近5年来较低水平,企业出售仔猪产生亏损的局面也有望进一步刺激企业加快淘汰能繁母猪,下半年生猪产能减少的速度可能会比上半年快。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