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评论员 喻丹
8月23日至24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麟深入黔东南州调研,强调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国之大者”“民之大事”来抓,努力走出一条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奋力谱写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底线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经过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达成。绝对贫困消除了,但相对贫困还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些地方脱贫基础较弱,部分脱贫群众返贫风险较高,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的大事、要事,也是难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产业要有突破。在众多路径选择中,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不管是粮食产业、特色产业、新业态新产业,有产业才能聚人气,有人气才能聚财气。在这一点上,榕江县以新媒体赋能乡村振兴,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的新“三变”,呈现蓬勃的生命力和持续成长性,是一个有益的示范。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旅游要走前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贵州乡村旅游大有作为,作为山地公园省、文化千岛,以及西南最佳避暑地,不管是农旅融合、休闲度假还是民俗风情体验,贵州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都能带给游客独一无二的体验。把乡村旅游与乡村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就能为巩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文化要创品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这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铸魂”之举。乡村文化建设,并不是乡村与文化的简单叠加,而要注重对乡村文化资源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之发生“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创建乡村文化品牌、服务乡村振兴,在这个方面,“村BA”“村超”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建设要显特色。“和美乡村”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有特色,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规律、尊重自然,不搞“以洋代土”“有形无神”,在“景美、人和、民富”的统一内核之外,统筹考虑自然景观、资源禀赋、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一村一韵。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治理要做示范。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工作成效的最高评判标准,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以党建引领,引导资源、服务、治理下沉基层、夯实基层。整合各类资源,激发各方力量,推动乡村治理机制更加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本网评论员:喻 丹
一审:叶 力
二审:王 琳
三审:汤馥铭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