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旱碱地里长出了“金麦粒”

【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旱碱地里长出了“金麦粒”
2023年08月21日 16:40 红星新闻

转自: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8月20日电(袁丽娜)活灵活现的小鱼、栩栩如生的皮皮虾、憨态可掬的小猪……8月20日,在河北帝鉴食品有限公司的黄骅面花制作非遗工坊内,柜子上摆满了各种造型的面花,空气中弥漫着旱碱麦独有的香气。当天,“走进区域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京津冀实践”网络主题调研采访团一行走进河北省黄骅市,探访旱碱麦的种植和产业化情况。

  图为沧州铁狮子造型的面花。新华网 袁丽娜摄  图为沧州铁狮子造型的面花。新华网 袁丽娜摄

  这里的面花原料是由黄骅旱碱麦中的绿色旱碱麦磨制而成。黄骅市地处渤海之滨,全域耕地以中度盐碱地为主。盐碱地上种粮难曾是制约当地粮食生产的一大难题。

  图为造型多样的旱碱麦制品。新华网 袁丽娜摄  图为造型多样的旱碱麦制品。新华网 袁丽娜摄

  选育良种、改善土壤、优化技术……几十年来,在科研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曾经低产量的“秃地片儿”已蝶变为大粮仓。 今年,黄骅市旱碱麦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0.2万亩。

  图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地土壤。新华网 袁丽娜摄  图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的旱碱地土壤。新华网 袁丽娜摄

  黄骅旱碱麦每年9月至10月播种,第二年6月收割,具有种植纯天然、小麦品质高、成品口感好等特点。目前,黄骅已经形成订单农业、收储中转、面粉加工、食品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小麦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8 中巨芯 688549 --
  • 08-28 威尔高 301251 --
  • 08-23 金帝股份 603270 --
  • 08-22 民生健康 301507 10
  • 08-21 儒竞科技 301525 99.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