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美涉华“新”论述实为老调重弹

外媒:美涉华“新”论述实为老调重弹
2023年08月20日 13:00 环球时报

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8月17日刊登题为《美国的“新”涉华论述》的文章,作者是詹姆斯·加尔布雷思。文章摘编如下:

《纽约时报》最近发表的一些文章代表了近来出现的一种关于中国的“新”论述。就在几周前,中国还是美国在世界舞台上可怕的“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但现在,我们被告知,这是一条受伤的巨龙。它曾经凭借势不可挡的崛起而成为威胁,现在却因为衰落构成了威胁。

美国总统拜登为这一新论述设定了基调。正如《纽约时报》记者希尔所报道的那样,白宫现在担心“中国正在艰难应对高失业率和劳动力老龄化,使该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的一枚‘定时炸弹’,并对其他国家构成潜在威胁”。希尔给出了中国新出现的衰落的另一个原因:“总统一直采取积极行动遏制中国的崛起,并限制中国使用美国开发的技术获得军事利益的能力。”

▲8月4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集装箱码头,货轮靠泊卸载集装箱(无人机照片)。1至7月份,日照港吞吐量3.06亿吨,同比增长6.2%;集装箱吞吐量352万标箱(TEU),同比增长9.4%。(郭绪雷 摄)

此外,经济记者古德曼指出了支持这一新论述的“大量事态发展”。他认为,中国的困难源于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高储蓄率、银行系统的大量存款、对房地产的新警惕,因而越来越需要“提振内需”。他认为,正确的解决办法是“刺激”——即增加消费和减少投资。

最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称,中国之前的增长“主要是通过追赶西方技术来实现的”,但现在它面临太多储蓄、太多投资以及太少的消费。

实际上,克鲁格曼的观点毫无新意。30年前,西方经济学家就在鼓吹这一套。“少投资!多消费!”但这个咒语当时就没有意义,今天也没有。

诚然,中国家庭为教育、医疗和养老而大量储蓄。但他们能做这些,是因为他们有收入,而收入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工作。此外,如果中国的投资项目告罄,收入将会下降,储蓄将会放缓,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必然会上升。但储蓄减少会让中国家庭变得没有安全感,从而加深经济放缓。

是的,中国的经济可能有所放缓,因为很难找到与中国已经建成的城市和交通网络以及扶贫运动规模相当的项目去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现在的主要任务可能在其他地方:在教育和医疗保健方面,在就业岗位的技能匹配方面,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以及在遏制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方面。这些努力已在中国的议事日程上。

这意味着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目标:稳步推进、循序渐进。

那么,新的论述到底是什么呢?与其说是关于中国,不如说是关于西方。它关乎保持西方在技术上的领先、西方的自由市场体制,西方运用权力遏制所有挑战者的能力。这个论述是为美国2024年大选量身定制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外媒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8 中巨芯 688549 --
  • 08-28 威尔高 301251 --
  • 08-23 金帝股份 603270 --
  • 08-22 民生健康 301507 --
  • 08-21 儒竞科技 301525 99.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