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邮轮试点复航以来,上海邮轮产业实现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

国际邮轮试点复航以来,上海邮轮产业实现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
2023年08月18日 10:45 东方网

转自:澎湃新闻

2023年7月24日,上海,“爱达·魔都号”首次出海试航返回码头。

8月18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海行动方案(2023- 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相关情况。

据朱民介绍,上海在全国率先开启邮轮母港运营以来,始终以占全国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是全国唯一实现邮轮研发建造、邮轮运营、港口服务全产业链覆盖的城市,成为邮轮经济发展的“全国样板”。2019年之前,上海国际邮轮经济始终保持高速稳步发展。国际邮轮乘客从2006年的2.6万人次增长至2019年的378万人次,为全球邮轮市场贡献了5.6%的客源。上海国际邮轮港2014年一跃成为亚洲第一邮轮母港,2016年成为全球第四邮轮母港。截至2019年底,累计接待邮轮3000余艘次,游客约1530万人次,邮轮经济总体规模达260亿元。

今年3月,交通部印发《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以来,上海积极推动国际邮轮复航试点。试点复航以来,邮轮经济整体呈现加速回暖、后劲趋强的良好势头。蓝梦之星邮轮和招商伊敦邮轮相继复航以来,已成功运营21个航次,累计接待游客2.6万人次。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圆满完成首次海上试航,将于2024年正式首航。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建造和自主运营,标志着中国邮轮已形成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MSC地中海邮轮宣布2024年回归上海开启母港运营,目前销售情况良好。海达路德探险邮轮公司在上海设立办事机构。

相关各区立足自身优势,相继出台支持政策。宝山区政府发布《推进国际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宝山实施方案(2023—2025 年)》,着力打造“一区一港两高地”,即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亚洲最大邮轮母港以及邮轮产业集聚高地和中国邮轮生态创新高地。虹口区政府发布《虹口区邮轮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着力打造高端邮轮枢纽港、邮轮企业总部基地、邮轮高端服务环境和国际级消费集聚区;浦东新区政府发布《外高桥地区邮轮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基地三片区”,即外高桥邮轮制造基地和邮轮贸易服务片区、邮轮商务服务片区、邮轮研发服务片区。

邮轮经济的综合带动效应已初步显现。据统计,试点复航以来,邮轮产业已实现船票销售收入超3亿元,船供物资消费约1亿元,带动邮轮港口出入境免税店消费约350万元,整体新增就业岗位超4000个,预计到2024年将新增就业岗位约2万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上海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28 中巨芯 688549 --
  • 08-28 威尔高 301251 --
  • 08-23 金帝股份 603270 --
  • 08-22 民生健康 301507 --
  • 08-21 儒竞科技 301525 99.5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