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单毅 朱绍祥 王鼎鑫 报道
8月3日,由天津自贸试验区海河国际医疗健康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23天津海河国际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大会暨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医疗高质量创新发展与保障学术研讨会”在天津港保税区召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和市药监局有关负责同志致辞。会上,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等医疗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高等院校以及京津冀三地医保及采购中心的专家学者作主题演讲和业务分享。研讨会的召开,将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地区医疗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以临床急需药品进口建设为抓手,优化准入流程,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药物可及性。
创新形成天津特色
临床急需药品进口模式
会上,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介绍了保税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情况。随着区域内企业和居民逐渐增多,天津港保税区着力构建“以三级医院为主体、以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为基础、以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及由卫生监督管理服务中心、院前急救机构等构成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两家三级医疗机构分别于2015年、2018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在此基础上,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二期及临港医院均已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2020年以来,天津港保税区持续推动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等重点政策创新扩面,依托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空港医院和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两家国内知名医疗机构,在既有政策制度框架下,自下而上创新形成天津特色的临床急需药品进口模式。天津港保税区以疑难病、罕见病患者用药急需为抓手,以有效推动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在临床急需药品进口机制上拓思路、出新招,在保税区内开设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窗口,让在保税区就诊的患者率先用上我国境内还未上市的创新药。
以救命药孤儿药为突破
推动相关政策在自贸区落地
天津市医保局对保税区通过打通临床急需药品进口渠道,以“小切口”推进“大改革”的生物医药产业链制度集成创新给予充分肯定。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介绍了临床急需药品进口以严重危及生命疾病、罕见病为主线,以救命药、孤儿药为突破,推动相关政策在天津自贸区落地实施,并创新建立工作机制,全力服务患者,确保用药安全。天津市药监局表示,通过政策支持、监管创新、服务便利和技术支撑,大力营造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生态,通过包容、审慎、高效能监管,实现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
“截至目前,天津港保税区已累计进口临床急需药品12批次,惠及患者15人,涉及罗氏制药、百济神州、赛升药业和辉瑞公司的四种药品,患者综合治疗费用相比海外就医最大降幅可达40%—50%。”天津港保税区自贸工作局局长何江介绍说。
![](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