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资本产业峰会即将召开!报名入口>>【下载地址】
本报记者 王柯瑾 北京报道
近期,“扩大内需”再次被重磅提及。
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通知,在稳定大宗消费、扩大服务消费、促进农村消费、拓展新型消费、完善消费设施、优化消费环境六个方面提出了20条措施。
在此之前的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这意味着,积极扩大内需成为我国下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
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下一步在助力扩大内需方面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正如7月2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金融机构应充分认识扩大内需对于中长期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短期稳增长的重要意义,通过策略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通过精准助力扩大内需,体现商业银行的担当。”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激活消费动能
7月初,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三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逐步缓解,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提高。展望下半年,在促消费政策、服务消费加快释放的带动下,消费有望保持温和修复,基建投资将继续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对投资增长带来支撑,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探底恢复。
“当前消费恢复的积极因素在积累增多,但恢复基础仍不牢固、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意愿不强、大宗商品消费偏弱、消费能力不足等方面。”金融监管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在银行业保险业2023年上半年数据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优化对消费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发符合不同消费群体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大宗商品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娱乐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
随着进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密集落地,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布局。
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今年以来,该行信用卡针对积极发展服务消费、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等计划,创新金融助力消费提质升级的业务模式。例如,满足融资需求,以优惠利率保障消费者“能消费”。该行信用卡围绕养老、教育、医疗、文体、旅游等热点服务消费领域,为有消费融资需求的客户提供申请便捷、用款灵活的综合消费分期产品。同时,该行依托金融科技提供智慧服务,从消费场景和支付环境同时发力,加快推进数字化运营,支持线上线下商品消费融合发展,以场景融合促进消费者“乐消费”。
在支持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银行金融机构需要以市场金融服务需求为导向,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升银行机构对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大的适配性。”
对于金融机构如何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受访业内人士多提到发力新型消费。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力消费金融,助力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重点行业,助推线上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通过形式多样的服务和活动,积极培育绿色消费意识,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广泛融入大众生活,推动消费朝着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同时,不断丰富消费信贷相关产品,在对居民部门的合理消费信贷需求予以满足的同时,降低居民申请消费信贷所需要负担的费用成本。”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对于银行机构而言,下半年应当充分响应监管精神,不断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等,从而满足消费者对更好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为发力支持扩大内需奠定优良根基。“其中,拓展新型消费值得关注,从新型消费的基本属性来看,主要是指利用新技术,目的是实现供需、产销高效匹配,形成的成果是一系列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和新服务。”
在苏筱芮看来,银行支持培育新型消费,可以开展如下措施:“一是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型技术,用技术手段切入消费新业态的供需两侧以提质增效;二是围绕新消费场景,与实体企业、商户等开展深度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选择;三是关注商户以及消费者在新消费中存在的市场需求及痛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研判及产品功能设计,为消费者的体验提升作出优化。”
杨海平认为,银行金融机构针对扩大消费需求应多挖掘创新点:“一是推进场景化金融服务,通过参与消费券发放、与商家共同推出优惠活动等方式,培育消费热点,大力优化消费金融产品,促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等新型消费扩面;二是推广数字普惠金融和基于数字技术的新型产业链金融,助力小微企业纾困,为保就业做出贡献;三是优化产品配置,改善新市民金融服务;四是在共同富裕主题下,提升财富管理服务,增加居民财政性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提振投资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
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谈到全面把握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还强调,“要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制定出台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
为扩大内需的另一重要方面,投资也被多位受访人士重点提及。
叶银丹表示,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在扩大投资中发挥更大作用。“一是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积极对接项目需求,提供配套融资和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节奏加快,更好发挥基础设施建设对稳增长的支撑作用。二是加大对企业中长期信贷的供给力度,开发产品、优化服务,积极支持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重要作用的行业和领域的中长期信贷需求,以需求促发展,充分发挥中长期资金对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支持效用。三是积极配合财政政策,通过配置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方式提供资金,并在当前利率整体下行的趋势下,利用这一背景条件,帮助降低财政融资成本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助力积极的财政政策更有效地发挥其对扩大有效投资的作用。”
“乡村振兴、重大项目等领域投资持续扩大将带来业务空间。”叶银丹表示,“持续推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投资既是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夯实中长期经济发展基础的重要途径。未来,相关领域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不断扩大,将给银行业金融机构带来信贷、政府财政资金相关业务机会。”
对于投资方面,杨海平亦表示,商业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助力扩大投资需求,关键在于选准发力点,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分析出发,选择预期投资效益较好的方向。“优选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生态环保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等项目提供融资服务;重点关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升级项目,高端制造业投资项目,以及社会资本在新获得准入资质重点领域的投资项目;积极跟进资本招商项目及地方产业培育重点项目;跟进存量资产盘活项目及并购重组项目。”
此外,叶银丹还表示,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银行业要加大对科技企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的资金支持,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扩大特色科技金融产品覆盖面,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型企业,持续完善科创金融风险管理机制,提升科创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李桐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