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林)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最近发布的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胀——基于美日欧三段历史的回顾与启示》(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总需求不足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调节总需求的有力宏观政策,把两种政策的工具都用足就能走出总需求不足的局面。
《报告》回顾了美国大萧条(1929-1933年)、日本(1998-2012年)和欧元区(2014-2016年)低通胀的三段历史经验,总结需求不足和低通胀的原因,以及走出低通胀的政策启示。
“核心通胀持续低于2%不太好,持续低于1%很低迷、很危险,持续低于0%则很糟糕。”CF40资深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说,坏的低通胀带来的恶果丝毫不逊于恶性高通胀;而走出低通胀以后,宏观经济指标将有全面改善:货币和信贷增速显著回升,资产价格显著回升,企业投资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和就业市场改善,政府收入上升。
《报告》指出,严重的需求不足和低通胀难以凭借市场自发力量治愈。“无论需求不足和低通胀的原因是什么,需求不足和低通胀都会表现为信贷紧缩。”张斌指出,破局的关键是恢复信贷增长。美国凭借暂停金本位和恢复银行运行走出了大萧条,日本和欧元区也都是凭借宽松货币政策走出需求不足和低通胀。
《报告》认为,通过充分的真实利率下降才能重建储蓄和投资平衡,克服需求不足;通过向市场宣布明确具体的通货膨胀目标和政策实施路径,可以影响市场预期,提升政策效力;财政政策也能改变全社会信贷增长,改变需求不足和低通胀局面。
回到当下的宏观经济对策,《报告》建议,接下来应尽快释放明确的稳增长信号,并给出相对明确的政策目标,避免预期“脱锚”。在宏观政策上,降息和增加财政赤字不冲突,如果能够比较大幅度降低利率,本身也能够降低政府债务的融资成本,是政策协调配合的直接体现。
《报告》预计,下半年中国经济将比较温和复苏,但应充分重视“低通胀陷阱”、城投债和大型房企风险可能进一步暴露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外需回落叠加内需不振诱发的超预期冲击等风险。
责任编辑:张均斌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