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质量是支撑资本市场发展的支柱和基石,是促进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的微观基础。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落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重要部署,需要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证券监督管理部门推动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证监会制定下发《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有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
中央企业是国家重要的经济支柱和经济发展压舱石,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家认为,需要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和业务整合,将更多优质资产置入上市公司,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张晓燕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统筹再融资、并购重组、吸收合并、分拆上市等工具,发挥‘股、债、基、衍、REITs、指’作用,加大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型企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市场资金‘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投资理念,是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的关键。”张晓燕说。
为引导支持中央企业用好用活资本市场,在2020年6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央企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上交所建立并完善央企综合服务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央企综合服务各项举措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沪市主板、科创板、债券市场以及基金与衍生品市场优势,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央企高质量发展质效。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交所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努力提升央企综合服务整体效能:一是所党委层面高度重视央企综合服务,成立了央企综合服务领导小组、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领导小组,强化对央企综合服务的统筹谋划。2022年12月,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国企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制定了新一轮《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二是在工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设立跨部门央企综合服务工作小组,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组建专职央企服务团队,每家央企由一名服务专员进行对口,与相关业务部门服务团队紧密耦合,全面推进股、债、REITs、ETF等全产品线的综合服务;推进建立央企综合服务中介咨询支持机制,构建推动央企高质量发展生态圈;等等。三是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促落实。制定并完善《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央企综合服务的具体目标,确定“12+5”项工作任务,按年度制定任务时间表、路线图,明确责任部门与责任人,建立央企综合服务工作台账,压严压实责任,确保相关服务举措落实落地。
“资本市场可以进一步通过并购重组、股权激励和监管优化来提升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并购重组能够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我国经济布局。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应该积极开展具有协同效应的市场化并购重组,优化自身配置,提升企业价值,推动市场向好。”广西大学副校长田利辉表示。
科创阵营加速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科创力量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在许多领域形成了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技术成果。借着国有企业和资本市场改革的春风,近年来,一批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硬科技”央企子公司登陆科创板,科创板央企阵营正在加速形成。
近3年来,科创板央企子公司上市家数明显增加,央企登陆科创板的资本路径日益清晰。其中,以中国华润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为代表的26家央企集团实现了科创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板央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领域。此外,在节能环保等领域也有以长远锂科为代表的央企实现布局,科创板服务制造强国、绿色低碳等国家战略的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央企科创板上市公司呈现“硬科技”实力突出、发展动能强劲的特点。例如,中国通号、中国电研、中复神鹰等多家公司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等重大奖项,时代电气实现了列车核心系统的国产替代,铁建重工研制出世界最大直径全断面竖井掘进机、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实现前沿技术突破。科创板上市公司努力突破“卡脖子”专业技术,为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对于央企投资价值的认可度持续提升。
截至2023年6月底,31家科创板央企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750余亿元,平均募资金额约24亿元,其中,华润微、中无人机、中船特气、振华风光等16家央企子公司合计超额募集资金126亿余元。科创板央企上市公司平均发行市盈率约69倍。截至2023年6月30日,科创板央企上市公司合计总市值超5500亿元,平均市值约200亿元。中国通号、时代电气、中复神鹰、中无人机、国博电子、华润微、长远锂科7家科创板上市央企入选科创50成份股指数,科创板央企阵营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得到了充分认可。
作为联结创新要素和资本市场的纽带,科创板为产学研融合和科技、资本、产业对接架桥铺路,努力为科创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上市融资之路。通过更加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标准、更具创新适应性的股权激励安排、更加市场化的发行定价机制,逐步解决央企普遍面临的同业竞争、关联交易、科研单位改制上市障碍等问题,充分募集研发生产所需资金,为企业理顺体制机制、引入源头活水、反哺科技创新、激发创新动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积极构建科技、资本、产业的良性循环。
根据最新披露的2022年年报,科创板上市央企表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彰显了具有央企特色的科创力量。一方面,在资金的支持下,科创板上市央企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取得科技新突破,31家已上市央企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10亿元,同比增长19%。另一方面,科创板上市央企的科技生产力充分释放,推动经营业绩持续向好。2022年,科创板上市央企累计营收超过1600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长远锂科、振华新材2家公司2022年营收增幅翻番,同益中、振华新材、中复神鹰、长远锂科4家公司2022年净利润增幅翻番。
中国船舶集团表示,上交所发挥资本市场融资工具优势,在股票IPO、债券、上市公司专业化整合、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向中国船舶集团及下属公司提供专业服务,有效助力中国船舶集团用好资本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船特气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集团重组后首家在科创板公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中国船舶集团在上交所申报并成功注册400亿公司债批文,进一步丰富了集团的融资工具。集团积极推进中船科技等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有效促进了集团专业化整合。
助力民企发展壮大
我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入精细推进、精准发力的新阶段,资本市场需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从多方面推动政策形成“组合拳”,共同发力。专家表示,发挥上市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引擎作用,推动形成一批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上市公司群体,需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对国企民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助力国有企业提高竞争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截至2023年4月30日,深圳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超2100家,总市值约24万亿元,分别占深圳市整体的75%、68%,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数量占比近五成、市值占比超六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聚集效应明显。2011年至今,深圳市民营上市公司年平均营业收入规模从22.76亿元增长至55.28亿元,研发强度实现翻番。市值超500亿元的公司达61家,超1000亿元的公司从10年前的0家增长至27家,培育了宁德时代、比亚迪、迈瑞医疗等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新经济标杆企业。最近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2.91%、10.5%,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活力。
深交所以民企专项工作方案服务为主线,围绕着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厚植聚焦主业发展氛围、健全高质量发展制度保障、强化公司监管引领性、推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等制定了16项具体工作举措,主要包括:一是真招实策切实回应公司关切。通过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公司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核心诉求,及时分析研究、分类施策,切实回应公司关切;围绕先进制造、数字经济和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创享荟”等活动;充分利用“成长通”“科融通”等平台,为公司提供产业链投融资对接服务和发展资源支持。二是营造公司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推动优化股权激励、融资并购等基础制度,对符合分类审核条件的项目予以快速审核,鼓励支持公司用好资本市场工具;持续推动民营上市公司发行各类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研究开发深圳市民企相关指数与ETF产品,加大创新产品供给。三是督促公司聚焦主业规范发展。优化自律监管规则体系,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方案,强化“关键少数”培训,提升公司治理内生动力;对存在阶段性困难风险的公司实施“一司一策”,探索推动公司走出经营发展困境的方案。
上交所持续加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力度,在市场服务扩面增效和深化产品创新机制、加强投融资对接引导、深化产业增信支持等方面多措并举,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注入活力。据悉,下一步,上交所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精神,按照证监会统一部署,凝聚各方合力,着力推动扩大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覆盖面、鼓励民企发行科创债、健全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等政策举措加快落地见效,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