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防城港发布
京族与壮族同为古骆越人的后裔,都是防城港地域的土著民族。秦汉以前,京族人称骆越。秦汉以后,曾称“唐人”“客人”“安南人”“越人”,后称“越族”。1958年成立东兴各族自治县时,根据该民族的历史、语言、文化特点以及风俗习惯和意愿,经国务院批准将“越族”定名为“京族”。京族人依海而生,向海图强,其民族文化与海洋文化高度融合,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是防城港市四大世居民族之一。
京族来源
东汉马援平定交趾之乱后,京族先民逐渐迁居北仑河西岸今越南境内,少数迁移到今东兴、防城等地散居。据澫尾岛一份清光绪元年(1875年)立的乡约记载,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至19世纪末,越南涂山、春花、宜安、花丰、瑞溪、芒街、澫柱等地的越族人陆续迁移到今江平等地,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先祖先到寨头村,后逐渐向周边岛屿村寨扩散发展,主要从事海洋捕捞等渔业生产活动。清代后期,因东部汉族大量迁入,原散居于今防城港各地的越族逐渐被汉化。到民国时期,散居今防城港各地的越族基本上被融合为汉族或壮族。此后,今防城港市境的越族人虽然也有居民从巫头、澫尾、山心3个聚居点扩散到周围定居,但所占的比例并不高。1958年越族人改称京族后,京族人的聚居地基本保持不变。
分布发展
16世纪初,京族先民陆续从越南涂山、吉婆岛等地迁来中国后,最先居住在江平镇附近的寨头村,后逐渐向巫头、澫尾、山心3个荒岛和潭吉、红坎、恒望、米漏等周边村落发展,三岛是京族唯一的聚居区。京族迁到三岛一带定居的初期,人口数量不多,多数以渔为业,生活十分艰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后,1992年人口统计,防城各族自治县有京族人口1.21万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2.52%,主要聚居在京族三岛,多数以渔为主业,辅以农业种植生产,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提高。2005年,防城港市有京族人口2.0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其中,居住在东兴市江平镇澫尾、巫头、山心三岛及潭吉村的京族人占到京族总人口的60%左右。
2021年人口统计,防城港市有京族常住人口2.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48%,约2万人聚居在京族三岛,其余散布在附近的红坎、恒山、寨头、米漏、瓦村、三德、贵明、佳邦、江平镇以及东兴镇的竹山等地,在港口、防城、上思只有少量散居。京族人口共有30个姓氏,其中刘姓为最大姓氏,阮、黄、吴、苏、武5姓次之。当年,京族三岛人均年收入约为2.15万元,多年延续成为我国单一民族人均年收入最高的民族。
语言文字
京族人讲京语,与越南语言基本相同,语法结构与孟高棉语族基本一致。与越南语对比,其主要不同之处是京语吸收了大量粤方言用词,增加了几个辅音和元音。在京族三岛地区,京语与汉粤语方言同时流行,京族人家在家庭内部或京族社区小范围内用京语交流,在公共场合一般用汉粤语方言交流。
京族人还在越南生活的时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用汉字。到公元9世纪的时候,越南出现了记载本民族语言的土俗字喃字。16世纪京族陆续迁居京族三岛后,因喃字比汉字笔画更繁杂,多数人去用喃字而使用汉文字,只有一些旧的传抄歌本、宗教经书或族谱保留有喃字。民国以后,喃字在京族地区基本停止使用。因此,京族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使用汉字,现在,京族地区通用汉语言文字。
京族服饰
解放前,“京族男衫长过膝,窄袖子袒胸,腰间束带;女衫长不遮臀,裤阔、卷起可小便”。京族妇女上身习惯内挂一块菱形遮胸布,外穿窄袖紧身、对襟开襟无领的短上衣,下身穿长而宽的黑色或褐色裤子,外出时往往加穿一件旗袍式窄袖淡色长外衣并佩戴耳环。少数妇女还习惯嚼蒌叶把牙齿染成黑色,以此作为一种装饰。她们往往在后脑勺结辫子,辫子上缠着黑布条或黑丝条,然后在头顶上盘绕,称为“砧板髻”。解放后,京族服饰逐渐与周边汉族居民趋同。20世纪80年代后,京族民族特色服饰逐渐消失。到21世纪初,除少数女性仍着传统京族服饰外,其他与汉族基本没有差别,只在重大节日或重要活动时穿传统民族服装。
生产生活习俗
京族迁居的京族三岛,因为孤悬海上,缺水少地,生存条件恶劣,平时生活只能以打渔为生。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与海洋紧密联系的独特生产生活习俗。他们建哈亭、盖海神庙,祈求神灵保佑,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从事海洋生产之余,唱哈、奏独弦琴、跳竹竿舞,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拉大网捕鱼,是京族人民的一种生产方式,现在是京族三岛传统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拉大网捕鱼所用的大网一般长1000~2000米、高3~4米,网眼有疏有密,大网的上下纲按一定的距离分别绑上泡沫浮子和铅坠。拉大网前,几十人先把网抬到海边置船上,由网头带头乘船到距海岸数百米远的地方沿沙滩岸线下放大网,然后分两头往沙滩岸上拉,形成半月形包围圈,岸上渔民分两组从两头把大网拉向岸滩。拉网的渔民通常束着腰带,腰带上绑着一条一端系着钩子的带子。拉网时,用钩子扣着网的上纲绳,用力向岸边倒行。到岸后,赶紧脱钩再到前面搭钢绳接着拉,如此循环返复,直至网尽起鱼。拉网作业一般需要二三十人,一网一般能打到几十到几百公斤大小不一的黄鱼、鲈鱼、马鲛鱼、鱿鱼等,运气好碰到鱼群时,甚至可以打到上万公斤的各种海鱼。
踩高跷捕鱼,是京族人民捕捞鱼虾的一种渔业生产方法,一般在1米多深的浅海处进行,现在是京族三岛传统的民俗风情旅游项目。作业前,渔民通常在后腰系有一个装鱼虾的鱼篓。作业时,两手持独臂叉网,踩着木制高跷,用力往前推网,搜捕小鱼小虾。推网的距离因人、因地势、因鱼获而定,少则3至5米,多则十来米。起网时将独臂往后插到水底,双臂用力往上提网至离水面,将鱼获收入腰后的鱼篓中。踩高跷捕鱼一般一网能捕到三五两的小鱼虾,多的时候也能捕到一两斤的小鱼虾。
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节日。哈节活动一般持续6至7天,在哈亭内举行,传说是为纪念镇海、高山、广达、安灵、兴道5位大王杀死蜈蚣精为民除害而过的节庆。“哈节”当天,全村男女老少穿着节日盛装,云集哈亭前举行活动,祈求生产丰收、人丁兴旺。整个“哈节”过程一般包括迎神、祭神、通唱(唱哈)、坐蒙(哈宴)、送神5个活动环节。祭神后唱哈,聘请职业歌手—“哈妹”唱歌,成年男子按等级高低入席唱哈,边饮酒边听歌看舞,通宵达旦,连续三日三夜。妇女不能入席,只能在旁边捧菜、唱哈。唱哈后送神,送神完成后“哈节”结束。
京族是我国人数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打渔为生,生活艰苦。解放后,政府给予京族人民特别的照顾,帮助他们改善生产条件,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将京族聚居地纳入地方经济发展的统一部署,加快京族三岛的建设步伐。如今,京族三岛已成为集边关风情旅游、边境贸易、渔货交易为一体的聚集地,京族人民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富裕的新时代。
供稿:中共防城港市委史志办 黄善东
防城港电视台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