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山西晚报
“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上厕所便血不是痔疮吗?怎么会是肠息肉?”“听说长了肠息肉,就容易得直肠癌,是不是真的?”……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肠镜检查,而不可避免的,就是很多人在检查时发现自己出现了肠息肉。“大量研究表明,约80%-95%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的。肠息肉是肠癌的源头,阻止肠息肉就能阻止绝大多数肠癌的发生。”山西白求恩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的任庆玲护士长提醒:别小看了不痛不痒的肠息肉。
A 中年发病率达30%以上
任庆玲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运动习惯的改变,胃肠道息肉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病。“正常的大肠黏膜是平整和光滑的,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环境等因素的作用,肠黏膜上出现隆起,长出小小的肉疙瘩,这就是息肉。”
据统计,肠息肉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小孩发病率不高,中年以上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达到30%-40%。发病原因与炎症刺激、遗传因素、饮食环境等有关。如果家族中有其他人患有肠息肉,那么患有肠息肉几率就比较高。
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导致肠息肉出现的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在于,幽门螺旋杆菌能导致胃泌素分泌增加,胃泌素会刺激胃肠道黏膜的DNA、蛋白质、RNA的合成,从而促进胃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同时胃泌素还可以通过对胃酸分泌量的影响间接改变肠道菌群的变化,从而促进肠息肉的发生。
此外,肥胖与结肠息肉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肥胖可以通过改变肠道微生态的变化导致结直肠息肉的出现,因此肥胖的患者要积极控制体重,减少结直肠息肉的发生。
B
类型不同伤害也不同
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增生性息肉是最常见的一种息肉,一般不发生恶变;炎症性息肉又名假息肉,常为多发性,多数较小,病程较长者体积可增大;而腺瘤性息肉则是公认的癌前病变,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有的医生认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加上外部刺激,几乎100%会发生癌变。但在生活中,90%以上的肠息肉不会产生任何症状,往往在长大、癌变后才会被发现,被称为“隐匿的杀手”,所以说,腺瘤性息肉就是“定时炸弹”,要及时除掉它。“原则上,一旦发现有息肉,一般情况下,医生会根据病理性质决定是否需要切除。而某些良性的息肉,长大后也会有腺瘤化的可能,还是切除为好。”任庆玲说。
临床上只有很少一部分患者有症状,而且这些症状也缺乏特异性,但在有症状的人群中,许多人会出现腹泻、排稀便,以及大便次数的增多;有些病人表现为大便习惯的改变,类似腹泻与便秘的交替出现,还有少部分出现黏液血便。“这就需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出现一些异常时及时就医。”任庆玲说。
C
做肠镜体检便可诊断
因为绝大部分肠息肉都是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的,所以,早期发现肠息肉只能靠定期的体检、做肠镜。肠镜检查可以完整、清晰地将整个肠道内部观察清楚,并对可疑部位拍照、录像以及取组织做病理检查。相关数据报道,40-49岁的男性,每4个人中就有1个有腺瘤性息肉,50岁以后,每3个人中就有一个有腺瘤性息肉。女性息肉的生长明显晚于男性,绝经以后,女性腺瘤性息肉的检出率增高。肠镜检查还有一个优点:一旦发现肠道内有息肉,可在肠镜下立即进行切除。肠镜检查既是预防手段,又是治疗手段。
任庆玲说,大肠癌的高发年龄是50岁以后,而息肉癌变需要5-15年,也就是说在40岁左右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基本可以发现还未癌变的息肉。但是,如果是有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等的高危人群,可以提前到35岁做肠镜检查,甚至更早。如果肠镜筛查没有息肉,那么至少还要5年的时间长出来;有息肉切掉后,再长出来到癌变至少要10年。“因此,推荐从4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50岁必须做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则需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肠镜检查,出现症状者不分年龄,应立即行肠镜及相关检查。”
另外,肠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的人也要注意定期复查,这是因为肠息肉复发率较高,即使切除也应定期复查。
D
预防注意事项要记牢
任庆玲介绍,从息肉到癌症,这个过程很漫长,至少需要10年,甚至二三十年,而近50%的大肠癌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和运动锻炼进行预防的。同样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惯会从中作梗,加速息肉恶变。
“建议大家避免‘三高一低’的饮食结构。”任庆玲说,“三高一低”就是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建议以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增加绿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注意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如菌类、鲜豆类、笋类;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
同时,保持排便通畅。长期便秘患者肠道内存在大量干结的粪便,可持续刺激直肠黏膜,造成慢性炎症,久之可能引发肠息肉。便秘患者可以通过每天定时蹲便,来培养排便习惯,久了会形成条件反射,到了时间就会产生便意,胃肠道也会出现推进性的蠕动。另外,上厕所最好不要带手机,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通讯员 苗华丽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