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绽笑颜 心学修文绘新篇

绿水青山绽笑颜 心学修文绘新篇
2023年07月08日 05:30 贵阳日报

  修文县桃源河。

  鸟瞰修文县大石布依族乡大屯村。 余岚 摄

  位于贵州省国有扎佐林场六屯分场的马桑菌基地。

  在矿山治理中,修文县通过撒草种进行“增绿”。

  盛夏时节,六广河波清岸绿,凉风悠悠;陆丰村林下马桑菌种植基地,朵朵菌朵探头张望;桃源河森林康养基地,人们敞开怀抱深呼吸……漫步在今日的修文县,一幅山明水净的绿色画卷生动铺展,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在不断延伸。

  绿意浸染,山色如黛。近年来,修文县牢记“守底线,走新路”的殷殷嘱托,按照“领导到位、目标到位、政策到位、机制到位”的工作要求,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的战略目标,持之以恒推动修文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功夫用在什么地方,成绩就出在什么地方。2022年,修文县森林覆盖率从2012年42.96%提高到2022年55.74%,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县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率达100%,土地安全利用率达100%,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9%以上,实现县乡垃圾中转站全覆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超过95%……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折射出修文县坚持“生态立县”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双向奔赴,心学修文正奏响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幸福乐章。

  A

  坚持零容忍

  执法力度更强

  好生态事关人类生存发展,得之不觉,失之却无比痛苦。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修文县和其他地方一样,在追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大片的矿山,给森林留下累累伤痕;随意排放的污水,破坏了河流的清洁;未经妥善处理的垃圾,严重影响了城乡颜值和群众的健康安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修文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政治责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鲜明的政治态度,编制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十四五”专项规划,先后出台《修文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修文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工作方案》《修文县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20—2030年)》《修文县“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针对环境保护督察反馈各类问题,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细化工作措施,明确责任清单和时间节点,夯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强化督查考核问责,突出生态保护的制度刚性,哪里有问题就盯住哪里,谁的责任就追究到底,一竿子插到底,坚决对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零容忍,做到整改一件、销号一件,以实际整改成效接受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在完善制度措施的推动下,修文县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更强,成效更显著。截至2023年6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交办的54件信访件全部完成整改销号;下达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决定书33份,共计罚款288万元;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开展县级、乡级、村级河长巡河2262次,发现问题626个,已完成整改617个;强有力的执法力度,促进了问题解决,营造了生态保护良好氛围,切实守护碧水蓝天。

  B

  狠抓常态管

  生态环境更优

  生态环境保护既要哪疼治哪,更要统筹兼顾,突出常态化。

  修文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治理,聚焦森林管护、大气监测、矿山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项目治理、河湖污染等关键领域,推进以防治并举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加强生态环境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创建,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全面融入生活与发展中。

  常态长效做好大气污染防治,空气质量更优。通过“调结构、控燃煤、防扬尘、禁焚烧、治尾气、抓油烟、管工业”等措施,统筹推进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重点工业行业治污减排等大气污染防治任务,有序淘汰燃煤锅炉、整治工业炉窑,及时查改各类大气污染问题。2022年,累计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巡查检查80次,空气质量稳定达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2%。

  持之以恒推动河湖治理,水环境质量更好。为做好“水”的文章,修文县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县、乡、村三级“河长制”全覆盖,督促各级河长定期巡查检查全县地表河流,发现问题及时处置,聚焦难点持续发力。截至2022年底,全县共建成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58座集中式、2748套分散式设施,覆盖73个行政村;新建污水管网长度15.3公里,总投资6000余万元;问题管网维修整治63处,总长约5公里,总投资450万元;新建县城污水处理厂三期、扎佐镇污水处理厂二期两座1万吨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大力提升全县污水收集处理能力。目前,修文县的地表水出境断面年度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保持在95%以上。

  久久为功抓实土壤污染防治,土壤环境管理更严。修文县严格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规定,推广使用“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信息系统”,强化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土壤环境的保护,强化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切实做好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核算。2022年,督促5家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履行好土壤防治主体责任,加强重点行业的预关注地块巡查和污染地块管控。

  此外,修文县在固废治理、森林植被修复,以及农村治厕、治水、治垃圾等方面持续发力,坚持常态化、突出长效性,危废处置利用率达100%,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多,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C

  突出重难点

  攻坚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保护总会碰到“硬骨头”,面临“老大难”。

  修文县在打好整体战、持久战的基础上,盯住最突出的问题,拿出最有力的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心学修文的生态环境保护成果,让修文县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美丽。

  以最严要求最铁手腕最硬决心抓好污染防治。从严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及“回头看”、省委“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等突出问题彻底整改,全力打好蓝天保卫、碧水保卫、净土保卫、固废治理、乡村环境治理“五场战役”。深入推进“双十工程”,紧盯重点领域、重点环节,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建立健全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修文县矿产资源丰富、种类繁多,但因无序开发和监管缺失问题,积累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老大难”。2022年1月,修文县因矿产资源开发违法违规问题突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被中央第二生态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修文县直面问题,深刻剖析矿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典型案例产生的根源,压紧压实责任,高位推动矿山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综合整改攻坚工作。

  在修文县委、县政府高位推进以及相关部门合力攻坚下,企业修复治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除了针对典型矿山长期非法开采、破坏林地问题,加大对典型案例通报涉及的响鼓坡、罗汉坡、黄鳝坡等5个矿山整改力度,还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整改方案》对14家绿色矿山创建先决条件逐一倒查,按程序将长冲大槽铝土矿山、三利煤矿、杨寨红黄铝土矿移除绿色矿山名录。截至2023年6月,修文县48家矿山复绿面积3358亩,复垦面积413亩,种植树苗32万株,播撒草种1.29万公斤,种植爬藤作物2.8万株;排水沟改造29000米,沉砂池改造75个,修建挡土墙3000米;44家矿山完成工程性整改。

  走进位于修文县阳明洞街道高仓村的响鼓坡铝土矿山,600余亩露天采区种植了成排的柏树和枇杷树,昔日坑坑洼洼的采空区已不见踪影,漫山植物茂盛生长。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已经成为修文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一页。

  D

  向绿要发展

  让青山变金山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向绿色要发展,不断推动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已然成为修文县追求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突破口和关键点。

  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园区、绿色厂区建设。2022年,修文县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5%,淘汰落后产能34.5万吨;绿色企业不断涌现,其中贵州轮胎荣获“省长质量奖”,贵钢被工信部列入“绿色制造和绿色工厂”。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动林下种植养殖、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业态拓展。修文县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创新绿色养殖模式,探索“草—牛—粪—肥—草”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推动“种养循环、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引导周边农户210余户参与肉牛养殖,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共赢。目前存栏肉牛1.1万头,年产粪肥7000余吨。积极推动资源整合,探索发展“肉牛+蚯蚓”的循环养殖模式,打造循环经济新态势。探索牛粪养殖蚯蚓,实现了牛粪变养料。截至2023年6月,修文县林下经济利用林地总面积达30.2万亩;主要发展林下养鸡、林下种菌、林下种药材等,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位于修文县扎佐街道万江社区的贵州景阳森林康养基地总规划面积360.30公顷,以医养结合产业为主导,充分利用森林、医疗资源和地理优势,围绕打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品质养生产品。还有风光旖旎的桃源河森林康养基地,融医养和休闲度假为一体,成为修文县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目前,修文县林下经济主体企业有贵阳旅文旅游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修文县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等6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有惠尔种植、贵州汉方药业等林下种养经营主体26家。“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大美城乡,最美在生态。今日修文,不仅有着“我见青山多妩媚”的高颜值,更透出“一城山水满城诗”的好气质。着眼未来,修文县将按照高质量发展和“强省会”行动重要部署,聚焦生态环境保护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奋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为新时代“强省会”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

  ■亮点点击

  生态修文的

  “绿色名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修文县践行知行合一,久久为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通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一张张承载着人民群众美好新生活的绿色名片越擦越亮。

  修文猕猴桃:

  毛果果变“金果果”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修文猕猴桃被喻为产自深山的“绿宝石”,相继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24项荣誉。目前,“修文猕猴桃”品牌价值超23.35亿元,是名副其实的“良知果”、人民群众的“致富果”。截至目前,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发展到16.7万亩,种植面积居贵州省第一、全国第三。

  为保障猕猴桃现摘现发、现采现销,修文县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县级电商云仓,打造“乡村集货、云仓集单,数据互通、统仓共配”的供应链体系,与京东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还成功申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今天的修文猕猴桃,小小的毛果果已经做成大产业,成为备受市场追捧、引领群众致富、彰显生态价值的绿色健康“金果果”。

  修文乡村避暑:

  “凉经济”持续火热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修文县涌现一大批森林镇、森林村和森林人家。其中,六屯镇的大木村、独山村、陆丰村,小箐镇的崇恩村,洒坪镇的青山村均获得“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六屯镇、洒坪镇、谷堡镇获“贵州省森林乡镇”称号;六屯镇大木村、独山村、陆丰村、桃源村,洒坪镇蜈蚣桥村、青杠林村、上寨村均获“贵州省森林村寨”称号;有45户人家获“省级森林人家”称号。

  良好的生态条件、凉爽的气候条件、便利的交通条件,修文县受到重庆、武汉、杭州、长沙等地游客追捧,多家民宿提前半个多月订满。卖“空气”、卖环境、卖凉爽,已经成为修文县发展乡村旅游和乡村避暑的一大亮点,群众的“生态饭”越吃越香。

  修文工业园:

  绿色发展渐入佳境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舍弃工业,而是要发展更好的工业。2012年获批成立的修文经开区,以贵州修文工业园区,扎佐工业园、久长工业园、龙场工业园的“一区三园”格局规划建设,如今已成为贵阳北部实体经济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和北部产业新城的核心区。

  修文县坚持以绿为底色,把好项目入口关,杜绝新增“两高”项目,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园区建设,涌现了首钢贵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等一批“绿色制造和绿色工厂”。在位于修文扎佐的贵州轮胎载重子午胎分公司生产车间内,5G网络全覆盖,无人物流小车有序运输,人、机、料等要素全面互联管控……修文县这张绿色工业园区的靓丽名片正越来越清晰。

(《绿水青山绽笑颜 心学修文绘新篇》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苏州规划 301505 26.35
  • 07-10 智信精密 301512 39.66
  • 07-10 博盈特焊 301468 47.58
  • 07-10 航材股份 688563 78.99
  • 07-10 锦波生物 832982 4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