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年内首次下调 LPR大概率跟进

MLF利率年内首次下调 LPR大概率跟进
2023年06月17日 02:31 媒体滚动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慈玉鹏 北京报道

  继央行近日同步下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及各期限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后,6月15日,央行再次下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10个BP。

  《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了解到,“降息”落地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支持实体经济,MLF等政策利率的下调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下行提供引导作用,并最终作用于贷款利率层面,为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行提供空间。市场人士预测,此前的5次MLF利率下调,LPR报价均会跟进下行,故今年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大概率会下调。

  同时,从债市角度看,业内人士表示,“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基调确认,或将是债牛行情的起点。此次利率下调有助于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目前债券利率或尚未充分计入足够宽松的预期,利率可能加速下行。

  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6月13日,央行公开市场业务交易公告显示,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1.90%,下降10个基点,为今年首次“降息”。同日,央行公布的SLF利率表显示,自6月13日起,隔夜、7天期、1个月SLF利率分别为2.75%、2.90%、3.25%,均较前值下降10个基点。

  6月15日,央行开展1年期MLF操作2370亿元,操作利率为2.65%,此前为2.75%。自2022年8月MLF利率下降10个基点之后,一年期MLF利率已连续9个月未作调整。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记者,“央行调整SLF利率,属于预期之中的调整,是‘跟进’逆回购利率调整。从历史经验看,7天期SLF利率与逆回购利率的利差为100基点。通过调整利率走廊上限(SLF利率),确保市场利率运行在政策利率附近,畅通政策传导,有效调节资金供求和资金资源配置,保障政策目标实现。央行通过调降利率走廊上限,引导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并传导至实体经济,有效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周茂华进一步指出,6月15日MLF中标利率下降10基点,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4月以来的数据显示,经济增长在经历一季度强劲反弹后,居民消费和房地产复苏节奏不及预期,加之外贸出口有所放缓,外需前景不确定性较高,经济复苏节奏偏慢,央行相机抉择,加码政策为经济复苏保驾护航。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短端政策利率,其与1年期MLF利率一起构成当前政策利率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根据政策利率体系联动调整的一般规律,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先行下调后,MLF利率通常也会跟进下调,这一调整节奏在2020年2月已有先例。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在一季度信用加速扩张后,5月信贷投放节奏持续放缓,但总体维持稳健,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近期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总需求不足仍然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问题,在内需恢复情况尚不稳固和外需回落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实体融资需求继续受到扰动,各项宏观政策仍需保驾护航。6月13日央行下调7天期逆回购利率10个基点,也旨在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

  温彬表示,后续,应继续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强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激发内生投资和消费需求,巩固经济稳步回升的基础。

  居民房贷利率或下调

  经记者统计,自2019年8月LPR报价改革以来,共有5次MLF操作利率下调,每次LPR报价均会跟进下调。

  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显示,从进一步宽信用的逻辑来看,MLF等政策利率的下调为LPR的下行提供引导作用,并最终作用于贷款利率层面,为引导实体融资成本下行提供空间。同时,进一步激发实体内生性融资需求,不排除下周LPR报价也会有所下调,长端降幅可能超短端。

  王青认为,MLF利率是LPR报价的定价基础,6月MLF利率下调后,当月两个品种的LPR报价也将跟进下调。考虑到当前企业贷款利率已处于历史低点,且明显低于居民房贷利率,加之近期楼市再度转弱,判断6月1年期LPR报价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可能出现非对称下调,即1年期LPR报价可能下调0.05个百分点,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0.15个百分点。这将带动企业和居民贷款利率,特别是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下调。

  从政策面上看,LPR下调符合目前支撑实体经济导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公开表示,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促进充分就业,维护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另外,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4部门联合对外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推动贷款利率稳中有降,持续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重要作用,推动经营主体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滴灌。

  周茂华表示,“近年来,部分银行面临净息差收窄压力,银行进一步让利实体经济面临一定‘阻力’,这就要求在政策有效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的同时,增强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央行MLF量增价降续作,保持逆回购与MLF利差稳定,就是通过‘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贷款利率’传导机制,畅通政策利率向实体经济传导路径。同时,MLF量增续作,适度加大中长期限资金投放,继续维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的支持,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促进宽信用,加快经济复苏。”

  推动债市利率下行

  “当前信贷市场利率已通过MLF与LPR挂钩并加上息差的方式实现。债券市场方面,以10年期国债利率为代表的基准利率也基本围绕MLF利率作为中枢波动。” 一位江苏地区银行人士表示。

  周茂华告诉记者,“MLF利率代表中期政策利率,MLF利率下调将有助于降低市场利率中枢水平。从历史经验看,10年期国债收益率、同业存单利率大部分时间均围绕MLF利率附近运行。”

  浙商证券分析师李超认为,本次“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宽松基调确认,其将是股债双牛行情的起点,对债市影响较为直接。6月13日,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迅速下行4BP至2.64%低位,在下半年或仍有降准、降息判断的基础上,利率债收益率年内低点的预测值由2.6%下调至2.4%,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值得期待。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团队认为,当下“降息”落地利好债市,(收益率)曲线或将趋平坦化。而往后看,考虑到经济金融修复内生性仍不足,是否陆续会有一揽子政策落地仍待观察,当前对于10年期国债按照2.55%~2.75%区间判断,后续还需关注经济基本面和政策面的边际变化。

  中金公司相关研报显示,央行“降息”已打头阵,后续可能会陆续迎来其他政策落地,不排除其他政策的推出可能也会较为靠前。目前,债券利率可能尚未充分计入足够宽松的预期,利率可能突破前期震荡慢牛的模式,转为加速下行,三季度债券利率创下年内低点的可能性正在抬升。此轮债券牛市具有长尾效应,虽然利率下行已有一段时间,但未来继续下行的时间可能还会很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20 豪恩汽电 301488 --
  • 06-19 明阳电气 301291 38.13
  • 06-19 仁信新材 301395 26.68
  • 06-19 金杨股份 301210 57.88
  • 06-19 芯动联科 688582 26.74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