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精神火炬 争做科技强兵

点亮精神火炬 争做科技强兵
2023年06月07日 01:36 兵团日报

马敬 女,1975年1月生 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程师、二分院总工程师。 主要事迹: 马敬同志长期在水利勘察设计一线工作,足迹遍布天山南北。她设计完成大中型水利工程70余项,其中高坝大库30余项,包括在建期基础防渗墙最深的二师三十八团石门水库工程、全国最高的碾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尼雅水利枢纽工程、兵团迄今为止独立建设的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等,以及对“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有重大意义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20余项;发表高层次学术论文15篇、出版专业论著1部;获国家级、各部委及自治区、兵团各级奖项10余项;获软件著作权10项、授予发明专利及申报发明专利3项;主持兵团科研课题1项,是天然戈壁绿色混凝土新材料与“现代坎儿井”节水新技术两项重要课题带头人。

孔宪辉 男,1976年9月生 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挂职),新疆农垦科学院研究员。 主要事迹: 孔宪辉同志在三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挂职工作期间,在春耕春播阶段,大力开展集中培训,走进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分组分片区驻点做好“干播湿出”棉花栽培技术指导服务。他制定《第三师棉花干播湿出栽培技术规程》、发布三师图木舒克市棉花蕾期和花铃期管理要点、撰写三师棉花滴水出苗技术应用情况调研报告2份,召开大田现场会20多场,累计培训职工12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00余份。在他的努力下,2022年三师棉田出苗期较冬春灌棉田提早2至3天,保苗株数较冬春灌棉田每亩多0.2至0.3万株,平均出苗率82.5%,棉花“干播湿出”栽培技术在三师推广开来,应用在三师63%的棉田中,助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朱波 女,1979年10月生 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主要事迹: 朱波同志大学毕业后,只身奔赴新疆,在五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棉花研究室从事基层科研工作。她20年专注于田畴,默默坚守在科研一线,主要从事抗病棉花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创新利用、栽培技术研究等工作,积极培育各类种质资源,开展生物育种深入研究,选育出符合五师双河市农业生产需求的优质高产机采棉新品种。她主持和执行课题20多项,多篇论文在省级和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五师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五师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因工作成绩突出,她多次被五师农科所评为“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她当选为第三届兵团青年联合委员会委员。

刘洪海 男,1965年3月生 新疆中基天然植物纯化高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研究员。 主要事迹: 刘洪海同志长期从事技术创新工作,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兵团第五届“兵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他主持的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番茄红素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主持的“中基牌天然番茄红素软胶囊的研制”项目,获兵团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荧光多元猝灭响应光纤化学过程传感仪的研制”“新疆特色果蔬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的研究,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兵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注重将知识传授和队伍建设相结合,为企业培养了一批懂专业、会技术的科技人员。他带领团队进行番茄红素和番茄膳食纤维产业化的系统研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刘晓辰 女,1981年7月生 十师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工程师。 主要事迹: 刘晓辰同志自2003年毕业后就扎根在水产工作一线,致力于渔业实用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她主持、参与实施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工作期间多次荣获各种奖项。她常年服务基层,足迹踏遍十师每个养殖水面。为解决十师冬季水产越冬困难的问题,她冒着严寒为养殖户检测水质,通过多年检测,总结出当地冬季溶氧变化规律,在中型养殖水面推广实施半精养养殖模式,使养殖水面产量大幅提升。她着力于额河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发推广,技术扶持两家企业,使十师额河苗种年生产能力提高20%;主导引进黄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当地进行苗种培育试验并获成功,该品系河蟹推广养殖面积达到3万亩。

孙杰 男,1969年5月生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孙杰同志是石河子大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带头人、“3152”拔尖人才,2012年入选国家自然基金委—新疆联合基金本地优秀青年人才。工作32年来,他一直从事棉花种质资源搜集与鉴定、棉花育种新技术与新方法、棉花重要性状功能基因鉴定、棉花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等相关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他主持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26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0余篇;培育棉花新品种6个,科技成果转化200万元;获批国家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布标准1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开展棉花新品种选育、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2000多万亩。

纪超 男,1986年8月生 新疆农垦科学院机械装备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主要事迹: 纪超同志博士毕业后,主动放弃国内其他省市的高薪岗位,入职新疆农垦科学院,投身兵团农业经济“主战场”。面向大田机械化作业需求,他研发推广了高速电驱精量播种机等多个先进实用的农机装备,为农业高效精细化生产提供可靠的装备支撑。由于业绩突出,他获得农业农村部“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等荣誉,入选自治区“天山英才”及“兵团英才”等人才计划。他主动申请赴三师图木舒克市开展挂职服务工作,期间大力推广棉花“干播湿出”栽培技术,助力师市皮棉品质突破“双29”;高标准完成农业机械化监督管理、农业行业安全生产等工作;带队深入基层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覆盖团、连骨干800余人,不断以科技手段助推师市农业产业化发展。

李军 男,1977年3月生 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主要事迹: 李军同志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并积极承担大量科研、教学及社会服务工作。作为一名从医多年的超声医师,他在腹部及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是自治区“天山英才”计划入选者和兵团“强青”科技创新骨干人才。他主持及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培养研究生12人;示范应用超声新技术10余项,临床应用12余万例,先后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为促进超声医学技术进步、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他积极参与武汉等地的抗疫工作,还先后赴西藏、青海、南北疆等地开展义诊活动,培训医护人员近百人。

吴翠云 女,1968年5月生 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教授。 主要事迹: 吴翠云同志常年扎根边疆,始终致力于教育、科研和科技服务,聚焦新疆林果产业重大科技需求,从果实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技术研究出发,创建适宜戈壁荒漠种植的红枣高效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研发“疏、改、促、覆、增、节”六位一体的密植枣园提质增效技术,在十四师与和田地区全面推广应用,推动了南疆密植枣园栽培模式转型;创新推广“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挂点指导+科技小院”模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项,技术指导林果面积500余万亩。她荣获“‘三区三州’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个人”荣誉;带领的园艺与林学学院林果业科技服务团队于2020年获“兵团脱贫攻坚记大功集体”荣誉,与十四师昆玉市联合共建的昆玉红枣科技小院获“全国最美科技小院”称号。

张国玉 男,1983年1月生 新疆冠农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主要事迹: 张国玉同志牢固树立以工业思维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相关经验,利用新疆优质番茄资源,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农副产品进行高、深、精、新产品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技术创新,加快农产品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实现农副产品综合循环利用,大幅提升番茄种植加工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主持研发的番茄汁、番茄丁罐头等14个新产品均实现工业化生产,申报国家专利90余项,获得授权52项;申报各种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4项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兵团科技进步奖和八师科技进步奖;编写企业标准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10余项科技成果奖项和认定,荣获“‘十三五’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称号。

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团结凝聚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强大的创新自信奋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征程,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兵团科学技术局联合推选出20名2023年兵团“最美科技工作者”。他们是兵团广大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典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兵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图/文均由兵团科学技术协会、兵团科学技术局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棉花 科技进步奖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9 智翔金泰 688443 --
  • 06-09 威士顿 301315 --
  • 06-08 汇隆活塞 833455 3.15
  • 06-08 开创电气 301448 18.15
  • 06-07 西高院 688334 14.1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