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检合一” 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二检合一” 改革试点成效初显
2023年05月31日 06:05 四川日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二检合一’试点(民用水表、燃气表出厂检定和首次检定合并实施改革试点)的有效实施,构建起了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等相结合的社会共治新机制。”5月20日,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2月,经过省市区三级市场监管部门和计量专家的现场评审,成都秦川物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千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二检合一”《专项计量授权证书》,成为我省首批通过“二检合一”试点考核的单位。

      按照相关要求,我国对用于贸易结算的民用水表、燃气表实施“首次强制检定,限期使用,到期轮换”强制管理,生产企业必须对制造的计量器具进行出厂检定,在使用前,使用单位也需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但随着供水供气制度改革和强制检定收费停征,民用水表、燃气表计量领域出现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检定效能低下等问题。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提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开展状态评价、大数据实时监控、抽样检定等新型监管器具监管方式试点。

      去年,省市场监管局在全省启动“二检合一”改革试点工作,通过计量授权方式,将出厂检定、首次法定机制强制检定合并实施,企业制造的计量器具产品出厂前经“二检合一”检定合格后,在安装前不再进行首次强制检定。

      试点以来,成效几何?成都秦川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在省市区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提升软硬件强基础,瞄准民用燃气表和水表等核心产品,组建专家工作团队,完善企业计量标准体系,改造提升设施设备34台,专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名。同时,建立完善实验室环境、检定人员资质、规范检定证书、检定标志设计制作等环节,建强质量保证体系和计量诚信体系,优化再造计量器具生产流程,提升强制检定工作质效。“依托企业物联网理论研究、标准研究、科技创新及智慧工厂建设等优势,公司还努力做优‘二检合一’的计量工作质量和量值数据质量,产品交付周期缩短到7天内,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双提升’。”

      “对监管部门来说,通过‘二检合一’信息化平台等,省、市、区县监督机构可以对计量检定机构实行分级监管,实现了检定数据透明化、公开化。”省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稳步推动、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改革各项措施、环节符合要求、落实到位;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检定数据结果可追溯;强化对试点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确保改革措施的良性运行。“我们还将加大对实施方案和相关法律、政策的解读,正确引导企业参与,同时,及时收集改革试点中遇到的问题,做好总结,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经验,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改革试点 成都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7 西高院 688334 --
  • 06-06 恒勃股份 301225 --
  • 06-06 飞沃科技 301232 --
  • 05-31 南王科技 301355 17.55
  • 05-31 阿特斯 688472 11.1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