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上市公司触退市红线部分个股遭投资者“用脚投票”提前“锁定”市值退市

多家上市公司触退市红线部分个股遭投资者“用脚投票”提前“锁定”市值退市
2023年03月22日 09:52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进入年报披露季,多家“绩差”上市公司启动退市程序。3月20日晚,*ST荣华发布公告称,上交所将在2023年3月27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在几天前的3月17日,深交所发布公告,决定对*ST科林*ST金洲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其中,*ST科林将于3月27日起进入退市整理期、次日摘牌;*ST金洲将在3月17日后15个交易日内摘牌。

  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20日,*ST西源、*ST凯乐、*ST金洲等5家上市公司已经启动退市流程,同时,还有超过50家上市公司提示强制退市风险。

  全面注册制已经在市场的期待中落地施行,4月或将迎来全面注册制下首批主板上市企业。业内人士表示,在过去,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被用于借壳上市、重组等操作。但是,在全面注册制下,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壳资源的价值将逐渐降低,资本市场出清将越来越常态化。

部分公司触及多个退市指标

  今年以来,已经有多家上市公司触及面值退市。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在基本面持续恶化即将财务类退市之前,投资者已经“用脚投票”,使其股价持续低于1元,触及市值退市指标从而提前终止了上市之路。

  以*ST荣华为例,在此次市值退市之前,*ST荣华已经出现多年亏损。2023年1月30日,*ST荣华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亏公告,预计公司2022年期末净资产为亏损43580万元左右。*ST荣华同时还披露了退市风险,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日起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公司2022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仍为负值,公司股票将在2022年年报披露后终止上市。

  不过,*ST荣华还未等到2022年年报正式披露就触及了市值退市。自*ST荣华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亏公告之后,股价便一路下跌。3月20日晚,*ST荣华发布公告称,*ST荣华自2023年2月3日至2023年3月2日,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1元。上交所将在2023年3月27日对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无独有偶,*ST金洲也触及多个退市指标,最终被投资者抛弃而走向市值退市。根据公告,*ST金洲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后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2021年度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根据业绩预告,*ST金洲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此外,*ST金洲还存在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包括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虚增收入及利润、虚假债权收益权转让、虚增利息收入、虚增存货、未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等行为。

监管力度逐渐加强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健全退市制度规则,加强退市制度执行力度,推动常态化退市,促进市场优胜劣汰。

  今年1月,沪深交易所发布《关于加强退市风险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强化退市风险揭示,适度增加退市风险揭示的披露频次,重点关注规避退市相关事项,督促退市风险公司董监高和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履职尽责。

  在压实中介机构责任方面,重点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等的要求,勤勉尽责、规范执业,高度关注营业收入及其扣除情况、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净资产等核心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履行充分、必要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切实承担起中介机构责任。

  就在*ST科林退市前夕,公司2021年度审计机构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将审计意见从“标准无保留意见”修订为“无法表示意见”。

  *ST科林已经在退市边缘徘徊许久。其公告显示,因2018年财务报表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股票交易自2019年4月2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2019年财务报表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股票交易自2020年4月29日起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因2020年财务报表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29日起被继续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022年4月,*ST科林在披露2021年年报的同时,披露了关于申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告,但未获深交所通过。今年2月,深交所作出关于不予撤销*ST科林退市风险警示的决定后,永拓会计师事务所对*ST科林2021年财务报表从“标准无保留意见”修订为“无法表示意见”。

  深交所表示,今年年报季将重点关注规避退市相关事项。一方面,围绕营业收入扣除金额确认、非经常性损益认定、审计意见类型以及异常财务处理等焦点问题,针对性提出具体监管要求;另一方面,从四个方面督促退市风险公司董监高和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履职尽责。

全面注册制下资本市场加速优胜劣汰

  2020年最严退市新规出台之后,在监管“零容忍”的背景下,退市新规效力不断显现,A股市场常态化退市趋势已经确立,退市渠道逐渐畅通,资本市场“吐故纳新”格局已经逐步形成。作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之一,退市制度正有力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重塑A股市场生态。

  全面注册制的落地在优化上市标准的同时,畅通了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化退出渠道,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

  “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行,常态化退市机制会更加健全,上市公司多元化退出渠道会更加畅通,风险公司的出清也会进一步提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表示。

  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多只股票提前锁定退市。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全面注册制落地后,上市公司退市将更加畅通,进一步实现常态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4 南芯科技 688484 --
  • 03-24 科源制药 301281 --
  • 03-24 国泰环保 301203 --
  • 03-23 中科磁业 301141 41.2
  • 03-22 日联科技 688531 152.3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