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筹谋券商系统升级商机

金融科技筹谋券商系统升级商机
2023年02月11日 03:12 贝果财经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李晖 北京报道

随着证监会发文启动全面注册制改革,直接融资体系基石有望进一步夯实,在此过程中,一系列制度调整带来的商机也开始涌现。

多家券商研报近期的分析认为,由于注册制对交易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进,仅主板交易制度的改进将带动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机构旺盛的IT改造需求,测算投资交易系统改造新增空间在10亿元以上,为证券IT 厂商带来新业务机会。

有证券IT公司人士向《中国经营报》记者透露,注册制中短期内对IT服务商是显而易见的利好。监管政策变化一直是券商进行系统改造的主要动力,此次改革可能涉及到投资交易、运营、风控、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系统进行改造支持。

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相比于注册制带来的中短期利好,真正能推动券商科技市场景气度长期因素仍是券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此方面,与银行IT相比,证券IT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交易制度变化带来改造商机

根据中国证监会披露内容,此次注册制改革中,涉及了对交易制度的一系列调整:包括新股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优化盘中临时停牌制度,新股上市首日即可纳入融资融券标的、扩大融券券源范围等。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从改造需求看,目前我国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信托公司、银行理财子公司共366 家存在相应改造需求,测算投资交易系统改造新增空间约13.18 亿元。而以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交易系统改造费用为参考,券商投资交易系统注册制改造费用约360 万元;此外,随着更多的公司加入股市,市场的交易体量有望持续扩容,相应催生其他系统的改造优化需求,为金融IT 厂商打开更大的业务空间。

政策面变化一直是影响证券行业IT建设改造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监管在证券信息化方面敦促力度加大。2023年1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向券商下发《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券商未来三年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不少于平均净利润的8%或平均营业收入的6%,持续优化信息科技投入结构。

IDC中国金融行业研究经理温泉告诉记者,中国证券业IT市场的发展主要受监管制度与政策、行业竞争、IT技术变革、金融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监管制度与政策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全面注册制全面启动,是监管制度与政策的重大变革,其影响将涉及中国证券市场、以及中国证券IT市场的各个领域,是全行业机构都有机会,而非仅仅是部分机构有机会。

中信证券的一份研报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参考创业板注册制,券商IT头部机构恒生电子(600570.SH)在彼时就涉及了40余套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任务量繁重。而由此推测主板注册制带来的改造需求将会更加可观。

恒生电子执行总裁兼首席战略官官晓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交易制度的调整,将有可能推动券商经纪、资管、机构等业务进行系统相应的改进。“以恒生电子为例,在经纪业务方面,公司将在账户、适当性管理、交易(竞价和信用)、转融通、清算等业务环节进行升级;在资管业务方面,为涉及到的投资交易、运营、风控、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系统进行改造支持;在机构业务方面,应对券商机构交易体量及占比将会进一步扩大,我们将在相关PB系统、LDP极速交易系统、i2收益互换系统、金纳算法等将做好提前布局。”

IDC《中国证券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证券业核心交易系统市场规模约为11.72亿元人民币,恒生电子、金证股份、根网科技、金仕达和华锐技术是主要市场玩家,其中恒生电子的市场占比就接近五成,金证股份(600446.SH)紧随其后,其余几家则共同瓜分剩余市场。

中信建投的相关研报显示,相比银行IT,证券 IT 的二八分化严重,以头部企业恒生电子为例,其平均总市值大概是其他头部 IT 企业,例如宇信科技神州信息、金证股份市值的 5~6 倍。

在温泉看来,核心交易系统关系到高频日常交易,传统架构的复杂性和高投入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证券行业IT技术债积累较高,迭代更新较为缓慢——一旦选择之后,就不会轻易换掉。核心交易系统在证券IT产品与服务当中处于后台,越倾向于后台的系统,稳定性和标准化极高,也因此带来了马太效应。

定制化、数字化决定长远市场空间

相比注册制带来的制度性利好,近年来券商在数字化上不断加码,从信息化到数字化跃升的刚性业务需求,则可以为券商IT带来更长远的市场空间,而这也将为一些后起之秀带来机会。

据中证协数据,2017年至2020年间,全行业信息科技投入规模以1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至2020年已突破260亿元,营业收入占比从上年的4.9%提升至7.5%。但证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一直远落后于银行业和保险业。

中证协会长安青松曾在2021年底的一次公开发言谈及证券行业数字化时指出,除了资源总投入不足,证券科技创新力较弱,创新能力相对集中在交易所和大券商的手中;科技投入不足,相比银行业和国际同行差距不小——相关统计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总投入大概在1900多亿元,其中银行业的信息技术投入占比过半,证券业信息技术投入占比只占13%。在技术人才方面,2020年底,证券行业信息技术人才占行业注册从业人员数量的4.3%,远低于国际一流投行水平。

此外,安青松也提到,由于试错成本高,小的技术变动往往不能做全面压力测试,因而埋下隐患;我国证券科技的运用和创新主要集中在传统业务的转型,缺少金融产品和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与国际同行相比存在不小的差距。

官晓岚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个企业的战略级工程,要求公司的组织、管理、人才、理念、文化、流程等全方位地转型,需要一系列的机制和资源予以配套。

官晓岚进一步表示,券商一直存在所谓“部门墙”问题,各部门之间打通、协调运作存在一定困难。不少券商已经成立类似于“数金部”的部门,来用零售业务推动协调各个部门的参与,但目前主要还有两个问题,数字化战略不清晰,敏捷型组织建设还不够。

但近年来券商业务转型和技术“军备”竞赛均在加码。随着传统经纪业务加速向财富、投行业务转型,以及更多金融产品推出,也给证券IT带来大量的市场机会。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业务复杂度加深,机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近年来机构对专业化FICC及衍生品业务的系统信息化的建设需求就在增大。”温泉透露。

在温泉看来,监管制度与政策变革,带来的是整个市场的繁荣,供需双方主体的大量增加,市场整体盘子的增加。业务的变革,则是在整个市场繁荣的基础上,产品、服务方式的变革。此外,未来3—5年,在证券业IT解决方案的基石领域核心交易系统,分布式低时延技术是否会重构市场格局,值得持续关注。

官晓岚也认为,证券行业IT解决方案正在从过去的“以业务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从过去的同质化与标准化向差异化转变。与财富管理、机构服务相关的IT解决方案近年来快速增长,而未来五年与数据相关的数据中台、数据治理等IT解决方案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据记者了解,证券机构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行情、风控、估值等系统。除了核心交易系统市场上恒生电子和金证股份占据市场份额较大,围绕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开展的需要,也有其他各细分领域的众多供应商。比如金仕达的风险管理系统、赢时胜(300377.SZ)的估值系统都是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交易所人士创立的华锐技术则在分布式核心系统上颇为突出。

IDC的一项报告认为,由于竞争加剧和机构精细化运营需求,近三年来,证券业IT解决方案的定制化程度也在提升,也为解决方案提供商释放了新的空间。

不过,这条突破方向正在路上。因为从商业化角度看,依靠定制软件取得收入的盈利性尚未成熟。中信建投的一份研报指出,通过对几家头部证券IT盈利情况进行分析,期定制化软件的毛利率远低于其他品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7 宿迁联盛 603065 --
  • 02-15 艾能聚 834770 5.98
  • 02-14 彩蝶实业 603073 --
  • 02-14 多利科技 001311 --
  • 02-13 峆一药业 430478 12.62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