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银行业优化支持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工作

助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银行业优化支持实体经济信贷投放工作
2022年08月25日 07:19 金融时报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8月22日,人民银行召开部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分析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部署推进当前和下一阶段货币信贷工作。

  近期,政策持续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支持信贷有效需求回升,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近期,多家银行在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时强调,全力以赴服务稳增长,高质量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信贷投放质量双升。

  业内专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需求不足问题,需要更充分地发挥货币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要通过货币信贷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条件。”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下一步,围绕扩大有效需求,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丰富金融服务和供给,加大对投资、消费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助力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

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积极服务信贷增长

  上述座谈会强调,主要金融机构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要强化宏观思维,充分发挥带头和支柱作用,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国有大型银行规模大、实力强,其发挥‘头雁’作用,对其他金融机构能起到示范效果,带动中小银行积极参与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支持。”中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上述座谈会要求,要进一步做好对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工作。“金融管理部门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提出的要求,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覆盖了我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当下非常关键的重点行业,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民生消费具有基础作用的市场主体,反映出当前国家的重点关切。”曾刚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座谈会还强调,要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业内专家表示,商业性金融机构保障房地产合理融资需求,可以从供需两端同时入手。

  近期公布的8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5年期以上LPR较上月下降了15个基点。“5年期以上LPR的下降,让商业银行对计划购房者和已经购房者的购房成本都有了一定的让利空间。这有助于促进按揭贷款需求的恢复,同时也可降低按揭贷款者的成本。”曾刚表示,下一步,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关注居民按揭需求变化,及时予以支持。

  “商业性金融机构也要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运营环境的改善。”曾刚表示,对房地产企业开发和保供过程当中合理的融资需求,商业性金融机构要给予及时、充分支持,为加速房地产市场循环、改善房地产市场预期提供坚实支撑。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上述座谈会强调,要依法合规加大对平台经济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平台经济在创造就业、保就业以及在促进消费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业内专家表示,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平台经济的支持,应聚焦于信贷资金投放后,能够在拉动就业、促进消费方面获得良好回报。“要充分调动平台经济在就业、消费方面能够予以的正向反馈,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开展相关合作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经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曾刚表示。

政策性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基建支持力度

  上述座谈会提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要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对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相关项目的支持力度,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并带动贷款投放。

  “保持贷款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重点是稳定和扩大需求。其中,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是带动需求增长的一个主要领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政策性金融机构具有突出优势。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低成本资金充裕,经营坚持保本微利原则,能够较好匹配投资周期长、收益低、回报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近期,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成立了基础设施基金,加大对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等的资金支持力度。目前,两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金投放进展顺利。

  《金融时报》记者近日从农业发展银行获悉,截至8月20日,农发基础设施基金已完成全部900亿元资金投放,支持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和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项目500余个,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万亿元。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稳定推进基建项目资金投放的同时,也在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参与配套融资。农业银行近日落地商业银行首笔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后,截至目前,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等均完成了一定金额的配套融资投放。

统筹信贷平稳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关系

  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致力于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上述座谈会要求,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信贷平稳增长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来说,要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信贷投放,同时要做好风险管理和让利实体经济两项工作。”娄飞鹏表示。

  当前,经济回稳正处于最吃劲的节点,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需要进一步提振有效需求。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对风险的防控。

  “需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关注信贷投放的合理性和长期可持续性。”曾刚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多位受访业内专家均表示,如果没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进行约束,长期可能会有潜在风险上升的问题。“如果没有信贷资金准入标准,只是一味地过度投放的话,很大程度上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曾刚表示,如果资金投向的领域无效,长期可能会对我国的经济结构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一些债务风险的上升。

  “因此,一方面,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化信贷结构,强化对实体经济短期、长期发展重点目标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强调审慎的前提,确保信贷投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做到不透支未来。”曾刚表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30 欧晶科技 001269 --
  • 08-30 胜通能源 001331 26.78
  • 08-29 荣信文化 301231 --
  • 08-26 信德新材 301349 138.88
  • 08-26 维峰电子 301328 7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