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炎洁广告翻车的背后,仁和药业新掌舵人面临多重压力

妇炎洁广告翻车的背后,仁和药业新掌舵人面临多重压力
2022年05月27日 21:17 界面新闻

近日,女性用品品牌“妇炎洁”因在官方旗舰店发布的一则广告引发热议,被舆论质疑侮辱女性。

5月17日,妇炎洁客服称产品已经下架,内部正在彻查。当日晚,中国妇女报发表评论表示,“难以想象,在2022年的今天、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还有人拿女性的身体做如此不堪的营销、甚至还试图用数据伪装。”

5月18日,江西樟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称,已收到了省级转办函,并交由执法大队,之后将会立案调查。直到5月20日,妇炎洁官方才发布道歉信,为其发布不尊重女性的不当内容行为道歉。

据《每日财报》了解,担任仁和大健康销售总监一职的是仁和药业(000650.SZ)实控人杨文龙之子杨潇。杨潇出生于1990年,在今年3月22日被选举为仁和药业董事长,同时也是仁和药业持股5%以上股东。

可见,90后新董事长刚上任2个月,仁和药业就陷入“低俗宣传”风波。而对于杨潇来讲,如何带领已上市26年的仁和药业继续前行,所面临的挑战或远不止营销翻车。

相比产品,更爱营销

1998年上市的妇炎洁曾因一句经典的“洗洗更健康”被人们所熟知。该品牌背后是江西康美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后者是仁和药业的全资子公司。

实际上,妇炎洁因广告文案有问题已经不是一次被关注了。2016年,妇炎洁曾在自家产品礼盒印上文案“我不能洗掉你的过去,但我能洗干净你的未来”,同样被质疑侮辱女性。

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七)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八)含有淫秽、色情、赌博、迷信、恐怖、暴力的内容。

受此次事件影响,妇炎洁母公司仁和药业的营销引人关注。继而,其重营销轻研发的问题也被业界提及。仁和药业2017年到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6.19亿元、7.78亿元、7.88亿元、5.77亿元、5.96亿元;对比同期仁和药业研发费用仅为2341.66万元、3107.73万元、3804.16万元、3979.41万元、5214.38万元。

显然,仁和药业根本就没把心思用在产品研发上,更像是一家医药销售公司。

据《每日财报》所了解,近20年来,仁和药业并未开发出新的爆款产品(含药品)。仁和药业官网显示,公司拥有四大品牌“妇炎洁”、“优卡丹”、“仁和可立克”、“仁和”。就财报显示,公司主营产品为仁和可立克、优卡丹系列、妇炎洁系列、大活络胶囊、闪亮滴眼液、清火胶囊、正胃胶囊等。

由此或也可以猜测,仁和药业正因无新爆款问世,所以只好依赖营销继续推动老爆款增加营收。进一步而言,并不排除妇炎洁这次“危机”只是一个噱头,以“黑”自己的方式达成“加大曝光”的目的。如果此次相关产品随后继续上架销售且销量放大,那么这个猜测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OEM业务这把“双刃剑”

仁和药业的前身是九江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6年,仁和药业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剥离原有的化纤类相关资产,注入医药资产,成立了多家医药子公司。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2010年之后,仁和药业营收开始下滑。《每日财报》发现,当时,由于迟迟找不到下一个重磅新品,仁和药业转向各种收购和OEM(贴牌)生意。

2012年,仁和药业成立子公司江西和力药业,专业从事OEM业务。据官网介绍,公司目前已和超四百余家OEM企业形成战略合作联盟,合作的OEM产品超千个,涵盖药品、保健品、药妆、医疗器械等。由此,仁和药业因此也被外界称为医药界的“贴牌王”。

从目前收入来看,公司自有产品和OEM贴牌产品基本各占一半。去年年报显示,仁和药业健康相关产品毛利率为35.41%,但没有单独披露贴牌产品的毛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OEM在为仁和药业增加营收的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围绕其贴牌业务质量管控不利、夸大宣传等质疑声一直不断。

在社交电商上,“仁和”牌产品五花八门:其中包括了面膜、祛斑霜、珍珠粉、祛痘凝胶等,还包括了“1秒去黑头”、改善生长发育的“长个神器”等各种男性保健品以及减肥药。

自有品牌也没能“幸免”,2012年4月,仁和可立克陷“毒胶囊”事件;2012年12月,闪亮滴眼液被曝含防腐剂;2013年1月,优卡丹被指对儿童肝肾有毒;上市二十多年的妇炎洁多次因产品文案引发消费者不满,陷“消字号”争议。

曾有不少投资者发问,仁和药业自己的全资子公司都屡屡翻车,更何况其授权品牌呢?可见,“仁和”的品牌价值作为目前仁和药业最大的无形资产也在被OEM所消耗。而依赖OEM业务,或也是仁和药业研发投入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漂亮业绩或存监管风险

《每日财报》注意到,仁和药业的吸金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2017年到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维持在极低的11%至17%区间,几乎没有流动性压力。此外,截至2021年末,仁和的货币资金与理财产品约30亿元,占总资产的43%,没有有息负债。

年报显示,2021年仁和药业营业收入49.36亿元,同比增长1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5亿元,同比增长14.62%;另据仁和药业2022年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3.11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亿元,同比增长1.95%。

相比于既有业务,工业大麻项目是仁和药业曾对外公布的未来重点项目之一。

2019年4月,仁和药业发布公告,与齐齐哈尔丰泰富齐工业大麻发展有限公司等签署《仁和园工业大麻综合利用产业示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内容包括支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育种及良种商品化、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业应用研发等项目建设。

彼时,仁和药业对该项目寄予厚望。可据其2021年年报,公司定增再融资募投的工业大麻产业项目,截至期末投资进度仅为8.94%,远低于预期。

可见,仁和药业工业大麻项目投资进度缓慢。但截至目前,仁和药业没有披露过工业大麻项目投资缓慢的原因,也没有发布该项目募集资金使用是否发生变更。事实上,从2019年至今,足足三年多的时间,项目进度还不及十分之一,这基本意味着该项目已经停摆。

总而言之,轻视研发及依赖OEM业务,很可能意味着仁和药业在未来少不了各种大大小小的舆论危机。而且这种情况目前来看基本也会长期保持,但有关部门一旦收紧相关监管,仁和药业恐怕就会难以保持过去的业绩表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仁和药业 OEM 每日财报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01 侨源股份 301286 --
  • 06-01 侨源气体 300646 --
  • 05-30 天润科技 430564 8.05
  • 05-30 奥迪威 832491 11
  • 05-27 昱能科技 688348 163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