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研发新冠、肿瘤药物取得进展,上海外企与本土企业联手克服疫情困难

AI研发新冠、肿瘤药物取得进展,上海外企与本土企业联手克服疫情困难
2022年05月25日 06:31 媒体滚动

记者昨天获悉,英矽智能公司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发现了一款以3cl蛋白酶为靶点的临床前候选药物,有望用于治疗新冠肺炎。“上海发生疫情后,我们团队没有停止研发,与上海和外省市的cro(医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机构)合作,在新冠和肿瘤药物上取得了里程碑进展。”英矽智能首席科学官、上海研发中心负责人任峰博士说。

本月初,上海cro南模生物复工后,第一时间为这家外企做了p3实验室小鼠实验,在动物体内证明了这款新冠候选药物的疗效。今年下半年,英矽智能有望向国家药监局申报新药临床试验。

cro复工后立即做动物实验

英矽智能由加拿大科学家亚历克斯·扎沃洛科夫博士创立,是一家人工智能制药企业。扎沃洛科夫带领团队,开发了“端到端”人工智能制药系统,包括靶点发现平台pandaomics、小分子化合物设计和生成平台chemistry42和临床试验结果预测平台inclinico。去年至今,公司利用pandaomics和chemistry42,发现了8款临床前候选药物。

英矽智能“端到端”ai药物研发平台

“我们可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用人工智能设计新药,但新药研发实验首选在上海进行,因为这里是生物医药创新中心。”扎沃洛科夫说。去年年初,英矽智能上海研发中心在张江药谷成立,目前已有89名员工,其中博士占比60%以上。这个团队的主要工作是与公司海外人工智能团队紧密合作,从人工智能制药系统发现的新靶点、新化合物中,进一步筛选出有望获批进入临床试验的候选新药。

张江药谷有很多cro和生物医药人才,这正是扎沃洛科夫最看重上海的两点。英矽智能上海研发中心与药明康德美迪西皓元医药等cro合作,委托这些企业开展新药临床前实验。

扎沃洛科夫博士(左)与任峰博士

然而本轮上海疫情发生后,这种合作遇到了障碍。“当时我们很焦急,因为一些cro停摆了。当然这些企业都有一批员工留守,维持部分实验的运行。”任峰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新药研发实验中断,他们在最短时间内与成都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昭衍新药等外地cro达成合作协议,将部分临床前实验转移到外地进行。

让任峰感动的是,上海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南模生物5月初复工后,立即为他们做了新冠候选新药的转基因小鼠药效模型实验。此前,英矽智能委托法国一家机构在p3实验室里完成了小鼠实验,证明这款候选药物在动物体内能阻断新冠病毒的复制。为实现“双保险”,公司又委托南模生物开展这项药效学实验。结果,他们收到了好消息:国内实验结果与法国实验结果吻合。

计划下半年申报临床试验

据介绍,这款新冠候选药物是一种口服3cl蛋白酶抑制剂。在新冠病毒自身编码中,3cl蛋白酶负责剪切和加工病毒的rna(核糖核酸)。已获批上市的辉瑞新冠口服药“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组合”(paxlovid)中,奈玛特韦也是一种3cl蛋白酶抑制剂。英矽智能利用人工智能系统发现的候选新药,拥有全新分子结构,临床前实验显示,即使在低剂量下也具有良好的体内疗效,而且无须像paxlovid那样与利托那韦连用。生产方面,它从原料到制备化合物只需两步,合成效率高。

当然,这是一款临床前候选药物,距获批上市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接下来,英矽智能将委托上海和外省市的cro进行毒理实验、临床批次生产,争取今年下半年向国家药监局和国外药监部门申报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

疫情中推进三个新药项目

疫情期间,这家上海外企在肿瘤药物研发上也取得了进展。利用“合成致死”抗癌策略,公司发现了两款临床前候选药物,分别是用于brca基因突变型癌症的去泛素化酶抑制剂、用于mtap基因缺失型癌症的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2a抑制剂。任峰介绍,brca基因突变型癌症常见于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癌症;mtap基因缺失型癌症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胰腺癌等癌症。

“合成致死”源于美国遗传学家卡尔文·布里奇斯的发现。1922年,他在果蝇实验中发现,具有pd和pdr双基因突变的果蝇不能存活,而其中任何一个基因单独突变都不会导致果蝇死亡。此后,科学家将这种现象用于肿瘤治疗理论——如果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特定基因a失活,那么用药物抑制它的“合成致死”搭档基因b,使两者都失活,就能杀死肿瘤细胞。而健康的体细胞因为有正常的基因a,所以虽然其搭档基因b失活,但仍能存活。因此,“合成致死”抗癌药可以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

与研发新冠候选药物一样,英矽智能近期也将实验拆分,委托给了上海和外地cro,目前已完成体内外药效学实验、药代动力学实验、毒理实验和成药性研究。

“今年3月至今,我们每个月都有一个项目推进到临床前候选药物阶段,包括一款新冠和两款肿瘤候选新药。”扎沃洛科夫激动地说,“尽管上海研发中心的员工都在居家办公,但他们与中国cro积极合作,期待我们的研发成果能改善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活。”

疫情期间,上海研发中心员工人数不减反增,通过线上面试入职了14名新员工。“我们希望6月初能复工,与这些新员工早日见面。大家在一起工作,效率也会更高。”任峰的话里,透着外资研发中心对复工的期待。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俞陶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6 华海清科 688120 136.66
  • 05-25 井松智能 688251 35.62
  • 05-25 中钢洛耐 688119 5.06
  • 05-25 东利机械 301298 12.68
  • 05-25 腾亚精工 301125 22.49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