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

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
2022年05月24日 22:35 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 (ID:tiequanhe),作者:吕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过去的2021年,一方面疫情持续带来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等需求,另一方面全球局地疫情好转、经济呈复苏迹象,两大因素推动显示面板行业进入高景气周期,被称为国内“面板双雄”的京东方和TCL科技,业绩达到近10年来最高增速。

下游需求的高涨,也带动了上游显示驱动芯片的快速增长。在芯片设计领域,韦尔股份格科微中颖电子等上市公司的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均不同程度受益。在晶圆代工领域,中芯国际的相关业务“强劲增长”,晶合集成也顺利扭亏为盈。

周期逆转可能就在不经意间。进入2022年,俄乌冲突、疫情反复、全球通胀、经济低迷,导致下游终端需求迅速萎缩,一季度电视、手机、PC等主要使用面板的终端出货量均出现下滑。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的《经济日报》5月23日报道称,半导体“砍单风暴”正在来袭,显示驱动芯片将“打响第一枪”,行业风光不再。

针对台媒报道,观察者网也尝试联系韦尔股份、格科微、中颖电子等A股公司的投资者关系部门,但由于相关公司总部均位于上海,或受疫情影响公司电话无人接听。

2022年以来,中国大陆主要面板厂股价走势2022年以来,中国大陆主要面板厂股价走势

韩台企业主导,大陆产业链完整

显示驱动芯片(DDIC),是显示面板的主要控制元件之一。从作用上看,液晶面板(LCD)驱动芯片为显示屏中的灯珠提供稳定的电压或电流驱动信号,从而控制灯珠的光线强度和色彩,并在液晶片板上变化出不同深浅的颜色组合,进而保证显示画面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而OLED驱动芯片主要通过向OLED单元背后的薄膜晶体管发送指令的方式,实现对OLED发光单元的开关控制。

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

目前,中国台湾和韩国企业占据着大部分显示驱动芯片的市场份额。根据Omdia数据,2020年,联咏、奇景光电、瑞鼎奕力等台企主导着LCD面板显示驱动市场。而AMOLED领域韩企在技术上占优,三星旗下LSI在2020年占据超过一半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联咏和瑞鼎等台企市场份额分别仅为7%和6%。

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
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

中国大陆的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显示驱动芯片。

2020年,韦尔股份以1.2亿美元收购美国新思科技亚洲地区的TDDI(即触控和显示驱动集成芯片)业务,进军显示驱动芯片市场。2021年财报披露,该公司TDDI产品TD4375在一线手机品牌客户多个项目中陆续量产,OLED产品已在国内头部屏厂验证通过,并将在2022年应用于智能手机产品中。

中颖电子在2021年财报披露,该公司AMOLED显示驱动芯片的FHD+规格手机屏新产品,得到多家面板厂量产采用,同时穿戴产品也打入品牌市场。2022年3月,该公司针对品牌手机设计的AMOLED驱动芯片完成流片,目前正在内部验证。

格科微则在2021年财报中表示,该公司显示驱动芯片产品主要为LCD驱动芯片,2021年LCD手机显示驱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三。同时,该公司已与国际知名手机品牌建立合作,已获品牌客户订单,目前正在积极进AMOLED驱动芯片的研发。

还有一些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没有上市。

例如,集创北方被一些券商称为“国内少有的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显示芯片设计公司”,该公司产品涵盖TDDI、中大尺寸显示驱动芯片(LDDI)、OLED显示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客户群覆盖全球主流面板厂、国内一线手机终端品牌客户及知名LED显示屏厂。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公司均只负责芯片设计,产品最终落地的关键一步在于制造。

2021年财报披露,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实现55纳米及40纳米高压显示驱动平台风险量产,0.15微米高压显示驱动进入批量生产,28纳米和0.11微米高压显示驱动工艺平台正在研发。

正在冲刺科创板的合肥晶合集成,自称大陆第三大晶圆代工厂,主要负责显示驱动芯片代工。

招股书显示,过去三年,晶合集成DDIC晶圆代工服务的营收占比均在86%以上,目前已实现150nm至90nm制程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量产,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的客户验证。

再往下游便是封装测试。

目前,中国大陆的显示芯片封测企业主要有厦门通富、颀中科技、汇成股份、纳沛斯等。随着显示驱动设计产业的快速成长和国内资本投入的提高,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业务开始逐步向中国大陆转移。

可以说,中国大陆目前已经形成由芯片设计—晶圆代工—封测—面板厂构成的显示驱动芯片产业链。

2021年,随着整个面板行业进入景气周期,产业链公司的业绩也明显增长。其中,京东方和TCL科技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3%和129%;韦尔股份、中颖电子和格科微的显示驱动芯片业务分别同比增长164%、106%和80%;晶合集成实现归母净利润17.3亿元,而在此前两年该公司分别亏损12.4亿元和12.6亿元。

打响半导体砍单第一枪?

尽管中国大陆有多家企业布局显示驱动芯片,但由于起步相对较晚,产业链部分环节与韩系、台系企业相比,在技术和规模上仍有差距。

例如,中颖电子在2021年财报中提到,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被韩系及台系厂商所主导。在推广上,该公司品牌效应尚处于劣势,不如台系厂商在TFT显示驱动芯片与客户已建立的多年合作关系,相对需要较长的时间耕耘市场。

韦尔股份也在财报中提到,AMOLED屏的市场目前主要由韩国屏厂占领,韩国OLED驱动芯片设计公司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到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

而且,从已上市的A股芯片设计公司财报来看,显示驱动芯片业务仍不是他们的业绩支柱。例如,2021年格科微显示驱动芯片业务的营收占比仅15%,韦尔股份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的业务占比仅为8%,中颖电子的消费电子业务占比也仅有22%。

在制造领域,专注显示驱动芯片代工的晶合集成,目前55nm制程还在验证,并且OLED驱动芯片工艺还没有研发,与主流晶圆代工厂仍有明显技术差距。

2022年1月,申万宏源研报指出,显示芯片的晶圆代工产能主要集中在非大陆代工厂,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等大陆厂商在OLED显示驱动领域占比不到1%,主要因为OLED驱动芯片基本采用40nm/28nm以及少量55nm制程。而大陆目前在这段工艺方面较弱,有代工能力的厂商不多,导致显示芯片代工供给结构性失衡。

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图源:申万宏源2022年1月研报截图

正当大陆厂商奋力追赶之际,行业寒冬却迎面袭来。

萎缩首先出现在下游。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下降7%,其中联想出货量同比下降12%,惠普同比下降20%。

手机方面,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国内手机市场更加萎靡,一季度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29.2%,3月单月下滑40.5%。

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终端需求萎靡不振,4月a-Si/LTPS智能手机面板价格依然处于下滑通道;柔性AMOLED手机面板价格在持平17个月之后将在5月出现价格下滑。

电视方面,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的调查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电视出货量环比下降20%。该机构预估,今年电视出货将进一步下调至2.12亿台,同比增长仅1%,不排除仍有下修风险。

而CINNO Research报告显示,由于俄乌冲突影响、全球通货膨胀及物流等因素,电视品牌大厂的砍单导致整体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跌幅远超4月预期,已跌破面板厂现金成本。该机构预测,5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跌幅仍不会收敛,如若价格续跌至7月,或将跌破面板厂材料成本。

CINNO Research分析师告诉观察者网,大尺寸LCD面板价格自去年6月以来已接近连续一年下跌,其中大部分跌幅在2021年内,进入2022年后跌幅有所收窄,但止跌预期被俄乌局势以及面板厂减产动作不足等多方面因素打破,目前供应仍然宽松,需求不足,跌幅有重新扩大趋势,二季度末止跌预期恐落空。而小尺寸面板也同样面临供应宽松问题,特别是a-Si,预计价格下行趋势将延续。

行业利空向上层层传递。2022年一季报显示,京东方营收仅同比增长0.4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6.57%;TCL科技营收同比增长26.1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3.73%;

同期,韦尔股份营收同比下滑10.8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3.90%;格科微营收同比下滑10.4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7.36%;中颖电子营收同比增长51.4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9.97%。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韦尔股份和格科微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是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领域,叠加同样用于终端领域的显示驱动芯片,所以两家公司业绩受消费电子行情影响较大;而中颖电子78%的营收来自于工业控制领域,尤其受全球MCU持续缺货影响,也使得该公司“订单饱满,带动盈利增长”。

随着下游不断传出砍单声,国内面板产线稼动率也持续下调。

CINNO Research数据显示,4月国内液晶面板厂平均稼动率为88.4%,相比3月下滑1.8个百分点;国内AMOLED面板厂4月平均稼动率为38.0%,相比3月份下滑5.5个百分点。

这无疑会影响显示驱动芯片的需求。

5月23日,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已有显示驱动芯片厂商大幅减少晶圆代工投片量,幅度高达二至三成,去年驱动芯片的风光已成为过去式,部分消费性芯片也可能会陆续砍单。

据报道,上市驱动芯片厂商包括联咏、硅创、敦泰、天钰、瑞鼎等,都不愿对此多谈。有业者私下透露,“现在大环境真的不好,该砍单的还是要砍,为了管控库存,后面订单不要下那么多”。

整个消费电子行业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为何显示驱动芯片打响砍单“第一枪”?

一个原因可能是利润较低。申万宏源研报中曾提到,作为显示屏成像系统的重要部分,驱动芯片在电子产品中所占的成本约10-15%,但因芯片嵌入数量较多,所以在芯片设计行业中属于毛利较低产品。

随着二季度宏观环境更加严峻,一众显示驱动芯片企业的业绩表现如何,仍值得持续关注。而严重依赖显示驱动芯片代工的晶合集成,目前正处于科创板注册阶段,在行业遇冷的情况下,其上市之路会不会出现变数,也有待观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观网财经 (ID:tiequanhe),作者:吕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芯片 半导体 OLED amoled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5 中钢洛耐 688119 5.06
  • 05-25 腾亚精工 301125 22.49
  • 05-25 井松智能 688251 35.62
  • 05-24 灿能电力 870299 5.8
  • 05-24 铖昌科技 001270 21.6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