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晚间,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中自科技,股票代码:688737)公开披露了《关于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暨开展新业务的公告》。
在该公告中,中自科技明确提出拟使用人民币 3,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自科技湖州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开发。
对于本次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暨开展新业务的意义,中自科技认为,该项目是为了推进公司战略规划,完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布局,立足长远利益作出的慎重决策,开展新业务有利于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为公司持续快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传统锂电池开发潜力殆尽 固态电池强势居上成为重点研发方向
中自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下游客户集中于国内各大整车厂商的高新技术企业,此时此刻宣布进军固态电池领域的立意可谓之高远。
从固态电池本身来看,在固态离子学中,它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液的电池。固态电池一般功率密度较低,能量密度较高。传统的液态锂电池两端为电池的正负两极,中间为电解质(液态),固态电池中由于没有电解液,封存将会变得更加容易,在汽车等大型设备上使用时,也不需要再额外增加冷却管、电子控件等,不仅节约了成本,还能有效减轻重量。
整体来看,现阶段,固态电池在技术指标上领先于传统三元锂电池。同时,固态电池技术被认为将大幅缩减电动汽车的成本,是电动汽车极为理想的电池。有研究机构认为,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仅为目前锂离子电池的40%。电池是电动车最大的成本所在,由于目前相关行业人士及业内专家认为传统三元锂电池的性能及开发潜力已经进入高度瓶颈期,因此固态电池受到的行业关注度近年来不断走高,逐渐成为下一代车用动力电池的重点研究方向,各大巨头企业更是纷纷争相进行布局。
自2010年开始,全球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固态电池的发展,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已经将其上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加大政府和民间的投入,并且组建跨行业的产业联盟,意在新一代电池上抢占先机。
我国目前固态动力电池研究并不落后,在世界科学期刊发表文章数已居世界第一。中自科技在公告中也明确提出,此次设立湖州子公司将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的方式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开发。通过与国内众多高校深度绑定,国内相关专业领域的技术人才被中自科技不断吸收,技术团队规模不断扩大,加之中自科技对于未来汽车行业发展风向有着极高的战略认知与态势把控,其在固态电池方面的新技术研发推进速度将大大加快,相关成品量产落地并迅速形成大批量商用化的进程也将走在国内行业市场尖端,从而帮助中自科技达成快速抢占国内固态电池市场,打造我国固态电池自主品牌尖端技术形象的目标。
立体统筹布局固态电池赛道 过硬技术实力与丰富行业经验塑造起点优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自科技在湖州着手设立全资子公司、布局固态电池领域技术的同时,从技术储备、人才储备、市场拓展和资金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布局和筹划。
据中自科技透露,其目前正在购买开展固态电池及其核心材料研发所需的核心知识产权,相关专利已经过评估并出具资产评估报告;相关专利发明人团队也均由长期从事锂电池领域的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士组成,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积累了20多年的研究基础,拥有丰富的行业研究经验,其也将与中自科技通力配合,充分推进固态电池领域相关技术及产品的研发。
而基于公司自身来看,2021年全年,中自科技研发资金投入达9,522.53万元,同比增长23.29 %;其研发人员扩充至167人,占员工总人数的30.93%。除此之外,围绕稀土材料、贵金属材料等催化材料方向,中自科技新申请国内专利及国际 PCT 发明专利共22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获得专利授权20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5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项,欧洲发明专利授权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国内专利及国际PCT发明专利共152项,其中,国内发明专利10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国际PCT发明专利21项;累计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6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5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2项、欧洲发明专利授权1项。
此外,近期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颁布 2021 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的决定》,中自科技参与的“满足国六标准柴油车排放后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上述诸多成绩也充分说明了中自科技在新材料行业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及对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成功经验,加之其现有的近300台能够满足固态电池开发需要的表征核心设备,中自科技及其湖州子公司在对固态电池领域相关技术及产品进行持续开发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与资源优势,通过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加快相关技术、管理人才的引进,扩大团队规模,从而在固态电池领域方面不断开拓新业务合作伙伴,将公司自身多方面优势成功转化为业绩增长数值。
固态电池下游关注热度持续走高 未来行业市场增量空间明朗广阔
目前,相关行业人士及业内专家对于传统锂电池的性能及开发潜力普遍不抱过多期望,认为其已经进入高度瓶颈期,因此固态电池在行业内所受到的关注度不断走高。
在国外市场方面,现代、丰田、本田、宝马、LG新能源、SK Innovation等都在进行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并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规划。例如,现代计划在2025年试生产配备固态电池的电动车,2027年部分批量生产,在2030年左右实现全面批量生产;丰田计划在2025年与松下合作推出一款使用固态电池的限量发售的电动汽车;宝马计划在2022年采购测试用电池,2025年前推出搭载固态电池的原型车,并在2025年之前开始对配备全固态电池的车辆进行路测,在2030年前实现量产。
随着我国政府对能源发展的各项指导方针政策不断出台并更新,电化学储能在用户侧、可再生能源并网配套等领域的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固态电池发展前景逐渐清晰明朗,国内各大整车厂商也逐渐意识到固态电池相较于传统三元锂电池在整车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与成本优势,纷纷下场布局以固态电池为核心动力的新能源整车研发。
据SNE Researchd的测算,2025年我国固态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3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00亿元。据国海证券预计,2021~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高速增长,至2030年或将突破250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因此从全球各大整车厂商的固态电池推进计划及相关机构分析数据来看,2025年将是固态电池技术及相关产品打破传统锂电池垄断现象、持续扩大其行业市占率的关键时间节点。
在不断冲击传统锂电池市占率的同时,新能源车在我国国内的快速发展也将充分带动固态电池的应用空间与业绩增长空间的可提升性。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
因此,随着湖州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按照计划顺利落地,中自科技未来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的产业布局将不仅仅局限于氢能领域,其也将在以电池为核心动力来源的新能源车整体产业链中深入锚定出其自身技术价值。伴随着我国各整车厂商不断扩产以及固态电池在国内新能源车上的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中自科技也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研发投入,使其自身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产品技术先进性不断提高、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并利用自身已有长期深度合作的众多整车厂商客户优势,再度绑定双方在固态电池等领域的产品合作,从而形成先发布局、先行抢占行业市场、持续扩大业绩增长空间并不断提高业绩增长率的自身发展曲线。
据中自科技公开披露信息显示,其子公司成立后将在湖州建立固态电池中试线,中试线计划于2022年底前完成建设,2023 年 6 月底前进行试产并进行样品验证;同时,伴随着中自科技下属混动汽车公司获得了长安汽车C385混动系列车型环保催化剂独家定点,氢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公司承担了“十三五”国家唯一一个燃料电池催化剂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自科技在新能源车领域将真正形成产业链全面布局,也将在不断扩大行业市占率的过程中呈现出多点开花、多效发展的协同效应,使中自科技的业绩增长持续性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