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民族工业发展起步阶段,吴调卿曾起到重要作用。在天津早期工厂中,他曾创办天津自来火公司、北洋织绒厂、北洋硝皮厂,是天津民族工业开拓式的人物。
吴调卿名懋鼎,为英商汇丰银行首席买办,还曾任关内外铁路局总办和京师农工商局督办大臣。吴调卿投资的三家工厂中,兴办于1896年的天津自来火公司是与人合资的,而织绒与硝皮皆为其独资创办的。关于二厂兴办之先后,以往史书语焉不详。据《天津近代史》:“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8月由吴懋鼎开办的北洋硝皮厂(即今河北区贾家大桥的天津制革厂前身)以及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同时由他开办的天津织呢厂等。”这一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织绒厂在先,硝皮厂在后,而且两家工厂互所关联。
光绪二十四年(1898),吴调卿禀请自筹资本,开办了北洋织绒厂,地址在英租界广东道(今唐山道)西首。该厂使用新式机器设备,生产上等毛呢、毛毯及其他毛织品。吴调卿办厂得到光绪皇帝的肯定,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七月曾两次被召见,他关于各省成立商务局的条陈还被光绪皇帝明发上谕。王文韶介绍,北洋出口之货,以驼绒羊毛为大宗,吴调卿筹款购机办厂,制造呢绒羽毯等物,光绪皇帝听了十分高兴。
据袁世凯《道员吴调卿重办织绒厂片》记载,北洋织绒厂创办的时间,自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开办起,至二十六年(1900)四月。“一切规模皆具,织成毛毯、兵衣等件,正可逐渐扩充。”织绒厂毁于庚子事变,由于八国联军借用工厂水塔作军事侦察,后被清军炮火摧毁。“遂将厂房、机器及织成料物,尽付一炬,丝毫无存。计历三年之经营,所费二十五万之成本,尽归乌有。”
1902年,清政府收回天津市政管理后,吴调卿上书拟再行重办织绒厂。仍准备自筹资本,“赴外洋订购头等机器,选雇工师来华作为教习,即在天津购地建造厂屋,一切办法悉照前次成功办理”。说明要重新开办织绒厂。实际上,织绒厂并没有恢复,而开办了硝皮厂。据吴调卿的幼子吴焕之回忆,1898年开办的工厂名为“北洋织绒硝皮厂”,说明在位于广东道的织绒厂内附设硝皮加工厂。1902年,吴调卿上奏建议恢复织绒厂,实际上建成投产了硝皮厂。另据1905年7月22日《北洋官报》介绍:吴京堂懋鼎在天津开设织绒厂,内兼设硝皮厂。1903年,北洋硝皮厂在河北贾家大桥开设,机器设备、原材料等绝大部分从德国进口,公司雇用几百名长工和大量临时工。产品有底革、面革、箱匣皮匠乃至军需品。
织绒厂为何没有恢复呢?笔者推测,可能是因为资金问题。建北洋织绒厂需25万两白银,而建北洋硝皮厂只需15万两。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