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谋科技角色嬗变

本报记者 秦枭 北京报道

日前,据日经新闻报道,英国芯片设计巨头ARM已将其中国合资企业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谋科技”)的股份转让给一家ARM与日本软银集团共同持有的公司。

据悉,ARM将通过股份转让后的公司继续持有安谋科技的股权,并且受让的这家公司并不具有发行目的。ARM就此发布的一份声明称,转让安谋科技股份的决定是考虑“accounting reason(会计理由)”后做出的,此举不会改变安谋科技作为ARM授权其IP给中国客户的主要分销商的角色。外媒分析,股份转让可能会加快ARM独立上市的步伐。

《中国经营报》记者向ARM与安谋科技方面求证上述信息,截至发稿,未获回复。不过,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不能将安谋科技简单看做是ARM的中国子公司,其如今是中资控股、独立运营的公司。

控制权之争

在消费电子市场,ARM是非常重要的一家技术公司。因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绝大多数是采用ARM架构的芯片解决方案。

ARM在中国创建分公司要追溯到2002年,当时其在上海设立的中国业务总部,叫安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随后于2004、2008分别在北京和深圳成立了第二、第三个办事处。彼时的ARM中国各办事处仅有销售和市场功能。

在中国苦心经营数年后,2017年5月14日,ARM与中国厚安创新基金在北京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推动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到2017年9月,安谋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安谋科技,随后由原来的ARM中国全资子公司转变为中方控股、独立运营的合资公司。

2018年6月,软银将其持有的安谋科技51%的股份以7.75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包括中国投资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丝绸之路基金(Silk Road Fund)和新加坡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在内的一批投资者。ARM则保留了49%的股权。

过去数年,ARM与安谋科技的关系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2020年安谋科技控制权争斗之后。

2020年6月10日,ARM公司及其中国合资方厚朴投资发表声明:ARM中国执行董事长兼CEO吴雄昂被免职,ARM中国董事会已任命Ken Phua(新加坡籍)和Phil Tang(中国籍)为ARM中国的临时联合首席执行官,接替吴雄昂担任执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但安谋科技与吴雄昂拒绝接受这一决议。随后,双方各发几份声明隔空对峙。

有外媒报道称,ARM无法审计安谋科技的账目,而且一个关键业务部门的财务状况缺乏透明度,可能令投资者难以对安谋科技的业务进行估值,从而成为ARM 独立IPO道路上的障碍。对此,安谋科技发言人公开回应称,他们将继续向ARM提供财务信息,并且是ARM业务增长的关键贡献者。

据外媒报道,在过去两年间,ARM一直在试图夺得安谋科技的控制权,不过安谋科技的控制权之争至今没有结果。

然而,随着ARM将持有的安谋科技股份转让,双方的关系逐渐明朗。

近日,ARM在发给媒体的一份简短声明中称,ARM转让其在安谋科技股份的决定是在考虑“accounting reason(会计理由)”后做出的。ARM在声明中表示,此举不会改变安谋科技作为ARM授权其IP给中国客户的主要分销商的角色,这也意味着ARM将继续从安谋科技处获得许可收入。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ARM此举实则为其IPO扫清障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称,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未能提交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所要求的报告,SEC有权将其从交易所摘牌。因此,如果ARM无法向美国审计部门提供安谋科技财务的访问权限,将使它们面临未来从美国证券交易所退市的风险。

美国凯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Han Lijie表示,ARM将安谋科技的股份转让给一个不属于发行的特殊目的公司,将使其能够间接持有安谋科技股票。这也意味着在报告财务状况时,它可以将安谋科技视为投资而不是合资公司。这可能是软银应对ARM与安谋科技之间僵局的深思熟虑后的选择。

英伟达曾于2020年宣布以40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ARM,但2022年2月8日,英伟达在联合发布的一份新闻稿中表示,由于“重大监管挑战”,英伟达从软银收购ARM的计划已经失败。

在宣布交易流产之际,软银方面表示,将在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财政年度内开始筹备ARM的IPO。

软银集团CEO孙正义称,“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半导体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中国的安谋”

记者向安谋科技方面求证是否已完成相关股权转让,安谋科技方面并未明确回应。

不过,天眼查显示,4月7日,安谋科技发生一起股权转让,受让方为ARM与软银共同持有与控制的公司。

新泰证券半导体分析师王志伟向记者表示,虽然ARM拥有安谋科技的大部分股权,但并不能将安谋科技看做是ARM在中国的子公司或者是分销商,个人认为安谋科技更像是ARM的客户。

自2018年6月以来,从股权架构来看,安谋科技是一家由ARM总公司持股49%(后来稀释到47.33%)、中方投资人持股51%(即软银将51%的股权卖给中方投资团队)的公司。公开资料显示,目前中方投资人主要包括厚朴投资(直接持股约36%)、安创基金(约13.3%),其他三家机构共持股3.37%。

据了解,目前安谋科技在深圳商业登记部门的法定代表人姓名仍然是吴雄昂,并未按照ARM的要求更换,深圳市法院也未就吴雄昂能否继续掌舵安谋科技举行听证会。

芯谋研究日前表示,也许在部分外媒看来,安谋科技与当年的ARM中国无甚差别,但从股权结构和合作协议上看,有三个事实无可争辩:在所有权上,安谋科技是由占股51%的中国资本控股,ARM 49%的股份不足以控股;在公司法人方面,法人代表是安谋科技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吴雄昂;在运营上,安谋科技是独立自主的,ARM作为股东无权插手。

虽然安谋科技一直处在独立运营中,但业内担心安谋科技是否能够一直获得ARM IP的授权。不过,安谋科技似乎并不那么担心。因为,安谋科技也一直试图淡化ARM的色彩,树立其本土IP供应商的形象。

据悉,安谋科技成立三年多来,本土创新团队人数三年翻番达8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600人,自主核心技术研发专利100余项,成功发布了5条全自研产品线。2021年安谋科技整体营收较2018年增长250%,自研IP业务同比去年增长262%。

安谋科技方面表示,公司2021年本土客户基于自研IP芯片出货量超1亿,国内客户自研IP授权超100个,2021年新增核心技术专利超70个,实现流片和量产超30个,基于ARM架构的中国芯累计出货量超250亿。

随着 AI、5G、IoT 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数据流的产生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为智能计算产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CPU 架构已无法满足新场景对于高算力的需求,因此逐渐扩展至NPU、ISP、VPU、GPU等为代表的计算单元。

2021年8月,安谋科技公布自己的双轮战略以及新业务品牌“核芯动力”。一方面持续推动ARM CPU架构的本土化、生态化发展;另一方面又聚焦自主研发,打造自主架构的XPU产品和多样化生态,以自主架构XPU的创新发展与传统计算IP相配合,提供多样化、定制化、符合中国产业及市场需求的计算元素。据悉,目前安谋科技发布了多个自研XPU产品系列,包括“周易” NPU、“山海” SPU、“玲珑”ISP 和“玲珑” VPU 等。

用吴雄昂自己的话说就是:“安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运营、中资控股的合资公司,其自2018年成立之时,就全面布局针对数字化时代的新业务,围绕人工智能、CPU、信息安全、ISP以及VPU等多个重点领域开展本土研发,并实现了产品的快速落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ARM 软银集团 新加坡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0 永泰运 001228 --
  • 04-20 德龙激光 688170 --
  • 04-19 禾川科技 688320 --
  • 04-19 景业智能 688290 --
  • 04-18 望变电气 603191 11.8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