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落地 独家品种降价温和

广东联盟中成药集采落地 独家品种降价温和
2022年04月16日 04:30 贝果财经

本报记者 伍月明 广州报道

继湖北联盟开启的中成药集采落地之后,广东联盟的中成药集采结果也于近日出炉。

4月8日,根据《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文件》有关要求和工作安排,现将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予以公示。

根据文件公示,其药品包括清开灵、金莲花、小儿咳喘灵等53个品种,涉及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香雪制药”,300147.SZ)、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昆药集团”,600422.SH)等多家上市公司。

多家券商研报指出,从产品中选的情况来看,非独家品种降幅较明显,独家品种平均降幅较温和、议价能力强。

江苏海洋大学药学院副院长秦昆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指出,“中成药集采是国家推动药品行业健康发展,降低老百姓购药负担的重要举措。就目前试点情况来看,整体药价有了显著下降,但相比化学药而言,降价较为温和,特别是中成药集采使用综合评分,没有完全以低价为导向,这是比较符合中成药行业特点的,也是有助于中成药行业健康发展。”

整体降幅可控

追溯至2021年9月14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发布《广东联盟清开灵等58个药品集团带量采购文件(征求意见稿)》,拟开展清开灵等58个药品联盟地区集团带量采购工作。

本次参与的采购主体为联盟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可自愿参加。参与本次集采品种报量的联盟地区包括广东、山西、河南、海南、宁夏、青海、新疆。

文件显示,本次药品集团带量采购的品种范围是基本医保药品目录内用量大、采购金额高的58个通用名药品的全部剂型及规格。如滋肾育胎丸、复方丹参滴丸、脑心通胶囊等均为临床用量的大品种,涉及多家上市公司,也包括连花清瘟颗粒、脑栓通胶囊、四磨汤口服液等独家产品。

推进至今,2022年4月8日,据相关文件要求,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布了此次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备选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研报指出,从产品中选的情况来看,非独家品种降幅较明显,独家品种平均降幅较温和、议价能力强。

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颗粒(6g×10袋/盒)以2.3295元/袋的价格拟中选,相比最高有效申报价3.75元/袋降幅37.88%,与挂网价相比,降幅约为1%。

以岭药业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指出,“针对此次广东联盟医疗机构带量采购,公司会认真、积极参与,争取在获取规模采购红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连花清瘟产品在医疗终端市场的份额,同时公司也将加大力度控本增效,实现净利率的相对稳定。”

对于独家品种的降价幅度,西南证券的研报有明确的测算,“独家品种降幅较小。分品种来看,独家品种一共有30个,非独家品种一共有23个。整体平均降幅 56%,中标率 54%,测算出非独家产品拟中标平均降幅为67.8%,独家产品拟中标平均降幅为21.8%。”

在业内看来,虽然此轮中成药集采覆盖品种和厂家范围广,但是整体降幅可控,尤其是独家品种降幅明显优于非独家品种,对独家品种企业颇为利好。从上述中成药价格下降幅度来看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秦昆明则向记者指出,“就目前试点情况来看,相比化学药而言,中成药的整体药价降幅较为温和。因为中成药成分复杂,不同厂家的相同品种,由于中药饮片原料等级和质量不同,价格差异大,疗效也存在差异,如果仅仅以价格为导向,则会导致生产出符合标准的‘劣质产品’。由于中成药质量标准的复杂性,建立健全更合理的评价体系,则更有利于中成药产业的发展。”

集采或成常态

事实上,广东省并非首个对中成药发起集采的省份,在此之前,湖北省曾牵头19省落地中成药的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

据湖北省医保局官网,2021年12月27日,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4号)显示,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其目录涉及111类产品,包括银杏叶片、双黄连口服液、金水宝片等。

据湖北省医保局官网刊发的文章显示,根据国家医保局官方消息,在由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

其中,银杏叶片、双黄连口服液等多个常用中成药品降幅明显。最高降幅为银杏叶片,降幅达82.63%。

要注意的是,自2018年药品集采改革以来,尚未有中成药纳入大范围集中带量采购。而随着湖北和广东集采的顺利落地,对于行业来说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

湖北、广东两个联盟结合品种和地区的特点制定了怎样的规则,双方各自有哪些特色?哪些共性因素值得关注。

秦昆明认为,“在中成药集采的政策背景下,建立健全符合中成药特点的综合评分体系,更好地体现出企业的创新、质量、人才、品牌等因素,将更有利于中成药企业的创新发展。”

华安证券的研报则进行了具体对比,“湖北VS广东方面,首先,在规则对比上,两者在分组依据、遴选思路、规则设计、中选规则等多方面都有所不同,是中成药集采初期的方法探索,需要厂家更多的政策研判。其次,从价格对比上,根据汇总统计,两个联盟涉及同厂家同产品的品类有31个,且都为非独家品种。从报价策略上看,31个品类中有16个采取相同报价的策略,可见在这两次先行性的中成药集采报价中,厂家更多还是采取试探跟随的方式。”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实际上,集采工作的推进有利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在竞争中提高集中度,促进产业创新升级。

正如以岭药业此前所言,“国家推行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主要目的是压缩中间环节,实现医保控费、降本、增效,让同量医保资金能救助更多的人。同时,也会促使中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中医药研发创新,促进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和规范发展。”

除此以外,记者也注意到,在政策层面,中医药产业近期也迎来更为全面的部署。

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规划》指出,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

同时,《规划》也部署了十方面重点任务,包括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中医药传承保护与科技创新体系,推动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文化繁荣发展,加快中医药开放发展,深化中医药领域改革以及强化中医药发展支撑保障。

有业内资深人士向记者提到,“本次‘十四五’规划确实是对中医药支持鼓励政策的细化与集大成,对于整个中医药事业和中药CRO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强烈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十四五’规划对有关中医产品的审评审批提出了要将中医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结合从而构建审评证据体系。”

上述人士进一步解释,“2021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温度逐渐升温,也可以说中药CRO服务开始起步。在集采以后,中药企业发现仿制药的利润空间下降,同时在政策影响下,将目光投向于中药市场。另外,国家调整中医药注册管理办法以后,也会再一次激活中药市场。”

西南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开始,我国中药创新药研发成果进入逐步兑现阶段,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20 永泰运 001228 --
  • 04-20 德龙激光 688170 --
  • 04-19 景业智能 688290 --
  • 04-19 禾川科技 688320 --
  • 04-18 望变电气 603191 11.86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