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扩张隐忧:全部产线投产或致产能过剩

光伏玻璃扩张隐忧:全部产线投产或致产能过剩
2022年04月09日 04:45 中国经营报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本报记者 陈家运 北京报道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下,光伏、风电大型基地建设加快步伐。其中,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必备辅材,也在不断加速扩产。

  4月1日,光伏玻璃龙头福莱特(601865.SH)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安徽福莱特拟投资建设4座日熔化量1200吨光伏组件玻璃项目,项目总投资额约38亿元,包含4条窑炉日熔化能力为1200吨的光伏生产线及配套加工生产线。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光伏玻璃行业已进入扩产潮。包括蓝思科技(300433.SZ)、海螺水泥(600585.SH)及信义光能(0968.HK)等各领域的上市公司纷纷布局光伏玻璃产能。

  金联创分析师吴玉娇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光伏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限制政策的调整,许多企业加速产线布局。若全部产线按期投产,国内光伏玻璃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随着产能的释放,2022~2023年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企业间更多的比拼在于成本。

  新增产能释放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随着绿色、环保、节能等观念的深入,光伏发电成为替代传统能源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之一。

  吴玉娇告诉记者,2020年,国内光伏行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资本市场风云激荡的背景下“刀尖起舞”,32只概念股年内股价涨超100%,光伏行业从边缘位置跻身主流舞台。2021年是“碳中和”目标提出落地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及各省市对于光伏行业的装机规划、能源消纳、用电补贴等均出台了大量政策。

  在光伏产业链中,光伏玻璃位于中游,是构成组件的重要部分。受益于光伏行业强劲的发展需求,2021年,A股多家涉及光伏玻璃生产业务的上市公司,其光伏玻璃板块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多较上年出现明显的增长。

  3月21日,福莱特公布的2021年年度报告显示,当期公司营业收入约87.13亿元,同比增长39.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1.2亿元,同比增长30.15%。此前的1月28日,金晶科技(600586.SH)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亿元~14亿元,同比增加292.84%~323.0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84亿元~12.84亿元,同比增加358.47%~397.18%。

  福莱特方面称,其营收增长主要是光伏玻璃新增产能释放所致。借助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必备辅材,为满足下游旺盛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加速扩产。

  据悉,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制造环节的必要原材料,其与光伏组件的装机量和生产量关系密切。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00万千瓦,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截至2021年底,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突破3亿千瓦大关,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保守估计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05GW,乐观估计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128GW。随着光伏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增长,势必将带动光伏组件产业发展。

  另外,由于海外市场电力价格较高,对不断上扬的组件价格有更高的接受度。自2021年年初以来,海外市场持续维持较高景气度。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约为170GW,同比增长30.7%;2021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284.3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光伏组件出口量约98.5GW,同比增长25.1%。其中,印度市场超预期增长,2021年新增装机约11.89GW,同比增长218%;美国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装机市场,新增装机约26.8GW。

  吴玉娇表示,在未来光伏新增装机高速增长背景下,光伏玻璃龙头为提前抢占市场份额,或加速扩产节奏。金联创研报指出,目前光伏玻璃投产节奏有望超预期。

  扩产下的过剩风险

  自2021年以来,由于光伏玻璃产能置换政策限制放宽,以及在“双碳”目标下,光伏玻璃行业进入产能加速投放阶段,光伏玻璃开启集中扩产潮,行业产能增量明显,加大了市场产能过剩的风险。

  2021年7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修订后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21年8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实行差别化政策,新上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但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

  在此背景下,多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光伏玻璃项目。

  2021年11月,以手机、平板电脑业务起家的消费电子企业蓝思科技(300433.SZ)发布公告称,已设立全资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光伏玻璃产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光伏发电项目等业务。

  随后的2021年12月6日,蓝思科技公告称,其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同时,2021年12月,海螺水泥与安徽省凤阳县人民政府在滁州市签订凤阳光伏产业园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的产业园,规划投资项目包括石英岩矿山和深加工、光伏玻璃生产、光伏组件、太阳能发电等。

  据了解,截至2021年12月31日,福莱特的总产能为1.22万吨/日,预计2022年释放7座1200吨/日的光伏玻璃产能。彩虹新能源规划建设10座1000吨/日的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其中3座已开工;在安徽和江苏,信义光能各有4座1000吨/日的生产线正在建设。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到光伏产业,全球产能向中国转移,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材料以及产品价格波动也随之加剧。

  中国光伏测试网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球光伏玻璃产量的90%,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吴玉娇分析,由于行业景气度提升以及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限制政策的调整,许多企业加速产线布局。2022年上半年,预计有27条新增产线点火,新增产能共计25530吨/日;2022年下半年,预计有35条产线点火,新增产能共计36850吨/日。若全部产线按期投产,国内光伏玻璃产能将处于过剩状态。

  另外,福莱特方面表示,光伏玻璃行业的成本优势主要来自于规模优势,单炉规模越大,生产成本越低。例如,日熔量1000吨的窑炉生产的玻璃产品成本较日熔量650吨的玻璃产品成本要低10%~20%。因此,光伏玻璃企业唯有持续规模化经营才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抵御市场波动风险,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对此,吴玉娇表示,随着产能的释放,2022~2023年行业将进入价格竞争阶段,企业间更多的比拼在于成本。信义光能、福莱特等龙头企业在窑炉规模、产线匹配度、原材料、管理能力等方面优势突出,旗滨集团、南玻集团等新进入者具备后发优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2 嘉戎技术 301148 --
  • 04-12 清研环境 301288 --
  • 04-11 峰岹科技 688279 82
  • 04-11 欧圣电气 301187 21.33
  • 04-11 杰创智能 301248 39.07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