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温度和气质。合肥市两会期间,“如何打造文化之城”成为两会热门话题。不少政协委员提出,合肥作为一座“科里科气”的城市,打造文化之城要更加突出“科技味”,塑造独特的城市文化新符号,让城市独有的文化气息更浓烈。
市政协委员洪放:
塑造“科技创新”
城市文化新符号
提起一座城市的形象,往往是独有的文化符号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上海有海派文化,南京有秦淮文化,杭州有江南文化……那么,合肥的文化符号是什么呢?
这一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洪放的思考。在今年合肥市两会上,他带来了一份《关于实施三大工程 推进文化兴市的提案》。
每座城市的文化文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是文化发展的发力点,洪放认为,合肥文化文艺的发力点是科技创新。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洪放认为,打造属于合肥的新文化,是合肥文化文艺发力的着力点。
“科技创新是合肥一个鲜明的符号和标志,也是鲜明的城市名片。文化文艺围绕科技创新,打造合肥科技文化。”洪放建议,编制合肥科技文化发展规划,整合文化资源,强化品牌建设,集中力量主抓重大精品,切实推进合肥文化强市建设。
对于如何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文化强市,洪放也有了一些思路。他建议可以实施“三大工程”:科技主题文化提升工程、品牌工程(打造合肥科技文化艺术节)和精品工程(创作科技文艺精品)。
比如,整合各方的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编写合肥科技文化系列丛书,创作一批科技文艺精品,包括长篇小说、报告文学、主题诗歌等。在现有或将来创作的长篇小说基础上,创作拍摄以合肥科技创新为蓝本的电视剧等,以丰富的形式和载体,加深人们对合肥“科技文化符号”的印象和记忆。
市政协委员蒋晓娟:
以“文化+”赋能
让老工业基地“焕新生”
老工业基地留下的旧厂房、老园区,既承载着人们的奋斗记忆,也是一座城市的独特风貌。今年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程,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厂房,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这一内容,引起了市政协委员蒋晓娟的关注,她带来的一份《关于实施“文化+”战略,促进瑶海区商贸服务业的提案》,就重点关注了瑶海老工业区的调整改造。
蒋晓娟说,瑶海区是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示范城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将老合钢打造成工业记忆中心”。如何提升瑶海区的文化影响力和消费吸引力,促进传统商贸服务业优化升级?蒋晓娟认为,还是要围绕“文化”一词做文章。
“要通过‘文化融入、文化引领、文化赋能’,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质量、品位、规模、影响力,增强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活力。”她带来了一些具体建议,比如:老合肥电机厂厂房已列入“合肥历史建筑”,建议保护性利用,装修改造成“合肥家电文化博览馆”等。
蒋晓娟表示,“文化+”还可以赋能商贸服务业发展。比如,结合香店城中村改造、实施香店路优化升级工程,建设“花冲·香街”,以“撤摊入店”方式,复兴原花冲跳蚤市场,打造集文化、购物、美食、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休闲商业步行街。
市政协委员吴昊:
“传统文化”需要“现代表达”让“流量”与“留量”兼得
李鸿章故居、三河古镇、包公园、逍遥津……合肥有着一批富含历史文化底蕴的文旅资源。如何讲好传统文化故事,成为市政协委员吴昊关注的内容。
“当前,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文旅和商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昊表示,传统文化需提升“现代表达”,建议依托合肥市强大的科技资源,注重谋划“文旅+科技”融合发展,以科技赋能文旅,打造有主题特色、有艺术品位的“光影合肥”系列作品。
比如,在文旅地标景点以及群众夜晚公共休闲聚集地、城市广场、社区小公园等地,运用AR技术、3D投影秀等交互科技应用,打造沉浸式科技文化旅游场景和品牌项目,通过场景营造来撬动市场。
吴昊还建议要通过创意赋能,留住“精耕细作”文化底蕴记忆。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但不少外地人来合肥不知道带走什么礼品,也不知道合肥的文旅口号是什么。”吴昊建议,合肥可以统一设计文旅口号、标识及文创系列礼品,如包公系列文创产品,让消费者从目的性购买转向体验型购买,并用好当下“合肥名人”以及网络大V的流量价值,包装、挖掘一批安徽及合肥本地“文旅推介官”,实现合肥文旅“既有里子也有面子”的优质营销,让“流量”与“留量”兼得。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蒋瑜香 刘梅梅 乐天茵子 卫晓敏 庄文倩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