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望2021 | 28位院士逝世
极不平凡的2021,即将成为历史。
这一年,我国科技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成果:中国“人造太阳”创亿度百秒世界新纪录;神十二、神十三相继升空,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天问一号”成功实现火星着陆;中国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在全球首次发表;我国首个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问世;“深海一号”能源站正式投产;我国科学家观测到迄今宇宙中最高能量光子;“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海斗一号”无人潜水器跨入万米科考应用新阶段……
但,令人痛心的是,包括“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中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数学家王元在内的28位院士在这一年离我们远去。
这28位院士平均年龄约92岁,最年长的是中科院院士、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沈善炯,享年103岁;28人中年龄最小的是工程院院士、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陈念念,享年81岁。有两位“双料”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爆炸力学、应用力学和振动专家郑哲敏。有一位女性院士,为中科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享年95岁。
他们献身科研,一生为国尽瘁!
【1月28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王绶琯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王绶琯是中国天文学界的泰斗,我国射电天文的奠基人,被誉为“能听懂星星说话的人”。
王绶琯1923年1月出生于福建福州。1936年13岁时考入马尾海军学校。始学航海,后转造船。先后就职于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及北京天文台,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天文台台长、名誉台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改称院士)。
王绶琯开创了中国的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领域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进,且是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在主持提高中国时号精确度、开拓并推动天体测量学发展、负责北京天文台及其射电天文研究的创建与发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负责成功地研制出多种重要的射电天文设备并取得多项创见性研究成果。在领导和管理中国天文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
【2月5日】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钻头之父”沈忠厚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沈忠厚是中国杰出的油气井工程技术专家、水射流专家、教育家,油气井工程学科的奠基人。
沈忠厚生于1928年2月,四川省大竹县人,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矿冶系,曾任石油大学系主任、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等职。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忠厚长期从事高压水射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工作,将射流技术与石油钻井工程相结合,开辟了我国石油钻井技术的新领域。发明了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等三种新型高效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有重要突破和发展。
【2月7日】中科院院士、高分子物理及物理化学家、南京大学教授程镕时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程镕时1927年10月生于江苏宜兴。194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部。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物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南京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
程镕时早年从事高分子分子表征和溶液粘度的研究,提出一系列应用广泛的公式和团簇理论。对凝胶色谱的研究阐明了多孔填料的成孔机理并提出凝胶色谱扩展效应和分离效应的统一理论及绝对定量化原则,以及一种研究分子水平上吸附作用和分子间配合作用的有效而直接的定量方法,拓展了凝胶色谱的应用范围。后在高分子溶液凝聚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又取得新的进展。
1960年,程镕时提出了一点法计算特性粘数的公式,被教科书称为“程镕时公式”,得到广泛的应用。
【3月2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周毓麟在北京去世,享年98岁。
周毓麟192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45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数学系。早年从事拓扑学研究,1954年赴莫斯科大学留学,主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1957年获物理数学副博士学位后,回到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工作,开设偏微分方程专门化学习班。当时,非线性椭圆型和抛物型方程是国际最前沿、国内全新的领域。1960年奉调参加我国的核武器理论研究。曾任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委员以及中国计算数学学会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毓麟是我国核武器设计中数学研究工作早期的主要组织者和开拓者之一,为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领域,他是我国早期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获得了系统的杰出成果;基于科学计算实践,他建立了离散泛函分析的方法和理论。
【3月12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周又元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周又元1938年7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江苏南京。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同年参加工作。先后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大学,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200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又元主要从事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研究,同时涉及宇宙学、宇宙大尺度结构和高能天体物理等的研究,是我国类星体和宇宙学研究领域的早期开拓者,在活动星系核的结构、辐射机制与宇宙大尺度结构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3月22日】工程院院士、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核动力专家彭士禄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彭士禄是革命英烈彭湃之子,1925年11月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1956年毕业于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后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核动力专业进修,1958年结业回国。曾任造船工业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水电部副部长兼总工程师、广东省委常委、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中共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士禄长期从事核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主持了潜艇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并参加指挥了第一代核潜艇的调试和试航工作;参加、组织研制成功的耐高温高压全密封主泵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80年代初,提出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要素,为大亚湾核电站工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秦山二期核电站的建设中,提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自主设计、建造两台60万千瓦机组的方案,并亲自计算主参数、进度与投资,为秦山二期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2021年5月,彭士禄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
【3月26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沈善炯在上海逝世,享年103岁。
沈善炯生于1917年4月,江苏吴江人。1942年毕业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1951年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善炯是微生物生化和分子遗传学家,主要从事细菌固氮基因的结构和调节及根瘤菌和宿主植物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关系研究。我国能够成为世界上第4个生产金霉素的国家,正是得益于沈善炯的贡献。尽管金霉素如今是常见的消炎药,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它却是受到西方国家技术封锁的药物。那时,摆脱美国阻挠回国的沈善炯,毅然担下重任,带领团队仅用两三年就取得显著的成果。沈善炯在国内开辟了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固氮领域,固氮基因表达与遗传操控方面的研究赶上国际前沿水平。
【3月27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谢毓元1924年4月生于北京。194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据介绍,当时谢毓元的毕业成绩在清华化学系毕业生中名列第一。1961年,谢毓元获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副博士学位。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谢毓元主要从事创新药物研究,在血吸虫病药物、金属中毒解毒药物、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震颤麻痹症药物等领域进行了长期研究并发现了一些效果优良的新药;在天然产物领域,全合成了绝对构型与天然产物一致的降压生物碱莲芯碱及抗生素灰黄霉素;研究新螯合剂的合成,在多个系列的新型化合物中找出喹胺酸对钚、钍、锆等放射核素有促排作用,酰膦钙钠对放射性锶有促排作用,均超过国外报道的药物效用。对促排药物的设计、合成、药效筛选、作用机理、配位化学等方面有系统完整的研究。
【3月31日】工程院院士、经济学家及管理学家李京文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京文1932年10月生于广西陆川,1958年毕业于俄罗斯经济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在河北省计委、国家计委、国家建材部、北京经济学院等单位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科片领导组组长。
李京文1988年被国家科委、人事部评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世界生产率科学院院士。曾任七届和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委员,八届全国人大代表。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常委。
李京文是我国技术经济和工程管理理论的开拓者之一,较早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工程项目技术经济论证理论与方法,主持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京沪高速铁路等超大型工程的技术经济论证,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率先对科技进步测度方法展开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问题;主持制定了环渤海经济圈、中部五省、海南、深圳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较早运用数学模型对我国经济与科技发展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4月28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与空间技术专家闵桂荣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闵桂荣生于1933年6月,福建省莆田县人。1952年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因院系调整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1963年于前苏联科学院研究生毕业,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卫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等职。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闵桂荣长期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工作。在航天器热控制方面,负责完成了我国多种人造卫星的热控制任务,并在航天器热控制理论、方法和技术方面作出系统和创造性的成就。卫星总体方面,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领导完成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和多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飞行工作,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曾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领导863计划航天领域工作成绩优秀,获突出贡献奖。
【5月6日】工程院院士、湿地生态学家刘兴土在长春逝世,享年85岁。
刘兴土1936年9月出生于马来西亚马六甲,汉族,福建省永春县人,湿地生态学专家。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系,后又在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进修。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所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兴土长期从事中国湿地生态与东北区域农业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和主持了国务院科教组下达的三江平原沼泽荒地考察。“六五”至“九五”期间,连续在东北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主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开展农业自然资源调查、沼泽湿地生态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并在“九五”期间担任项目攻关专家组组长。90年代,主持中国科学院特别支持项目“中国沼泽湿地调查与分类研究”;担任国家林业局主持的全国第一次湿地调查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技术培训、建立分类系统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5月14日】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王元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王元1930年4月生于江苏镇江,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经陈建功、苏步青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在华罗庚指导下研究数论,曾任数学所所长与中国数学会理事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王元主要从事解析数论研究,在解析数论、代数数论以及数论方法应用等方面均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为中国夺得了该领域的第一个重要成果:他与华罗庚一起开拓了高维数值积分的研究方向并创造了“华—王方法”,他们的专著《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英译本由斯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后,英、德、日、奥等十多个国家的14种数学杂志予以好评,认为“就抽象数学的应用而言,该书本身就是一个光彩夺目的例证”。王元在另一个艰深的领域代数数域上的丢番图分析以及数论方法在统计中的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果。王元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陈嘉庚物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奖、1999年华罗庚数学奖。1984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5月22日】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1930年9月出生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袁隆平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稻专题的责任专家,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
2018年,袁隆平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同一天,中科院院士、“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逝世,享年99岁。
吴孟超生于1922年8月,福建闽清人。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吴孟超师从中国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擅长肝胆疾病的各种外科手术治疗,尤其擅长肝癌、肝血管瘤等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是我国肝胆外科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我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被评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吴孟超主要从事肝脏外科的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研究,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并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他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较早应用肝动脉结扎法和肝动脉栓塞法治疗中、晚期肝癌;80年代建立了常温下无血切肝术、肝癌复发再切除和肝癌二期手术技术;90年代,在肝癌综合免疫治疗、生物治疗、肿瘤生物信号传导研究、病毒与基因治疗和肝移植领域以及早期发现肝癌的检测手段和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成果,并首先开展腹腔镜下肝切除和肝动脉结扎术。
【5月2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矿物加工专家、教育家陈清如在徐州逝世,享年95岁。
陈清如生于1926年12月,浙江省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如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是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建立了我国第一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经济效益显著;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据《中国教育报》报道,1984年,陈清如开始着手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技术的研究。1994年6月,世界上第一个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工业性试验系统在中国调试成功,陈清如也被誉为“干法选煤之父”。
【6月16日】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基基础工程专家黄熙龄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黄熙龄生于1927年4月,湖北钟祥人。1949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59年毕业于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顾问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2年,黄熙龄提出软土地基设计施工的“控制长高比组合单元法”,解决了软土地区房屋大量开裂的问题。1974年主编《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结束了沿用前苏联规范的历史。1987年主编《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其系统性、技术性达到国际标准,并解决了国内外膨胀土地区建筑物大量破坏的事故。后主持复合地基和整体大面积筏板基础设计方法研究与应用,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编著《地基基础设计与计算》等著作,解决了国内外数十项重大工程地基基础问题。
【6月27日】工程院院士、我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和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姜景山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姜景山1936年2月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朝鲜族,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1981-1983年赴美从事微波遥感研究。他曾担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神舟四号主载荷主任设计师、绕月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等职务。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自留苏归国后,姜景山先后从事探空火箭探测仪、遥测、定位及相关技术系统研究,推动遥感技术在灾害防控中的应用研究,起草了我国微波遥感规划。留美归国后一直从事微波遥感及航天信息工程研究,是中国遥感技术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微波遥感技术的主要开创者。是中国载人航天应用工程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研制的“神舟四号”主载荷“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发射,实现了我国航天微波遥感零的突破,推动了后续中国微波遥感业务卫星的起动和发射。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用微波从月球轨道上对月面进行探测并在工程上实现,领导科学小组创建了世界上首个“微波月亮”,取得了一系列的原始创新成果。
姜景山于1992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第11),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十余项。多次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月球探测工程突出贡献者”以及“曾宪梓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奖”等多项荣誉。
【6月29日】中科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薛禹群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唐山工学院,1957年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曾任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水文地质研究室、环科所地下水资源及其保护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薛禹群长期从事水文地质学研究,专长于地下水研究,建立了三维热量运移模型和海水入侵潜水含水层的数值模型,克服了“降雨入渗和潜水面波动对入侵水质的影响”两个难题,在国际上被评价为“发展了潜水含水层条件下的海水入侵模型”。
【8月17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化学家、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郭景坤在上海逝世,享年87岁。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生于上海。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郭景坤主要从事陶瓷材料方面的研究。早期从事陶瓷与金属封接研究,研究成功适用于多种陶瓷与金属的封接,解决了我国电真空事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后从事纤维补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研究成功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极好的耐热冲击和耐烧蚀性能。他研究陶瓷材料的强化与增韧,以及陶瓷发动机用材料与部件,使我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的能够进行陶瓷发动机行车试验的国家之一。此后,郭景坤又从事复相陶瓷、纳米陶瓷研究、陶瓷材料的晶界应力设计研究、陶瓷的低温烧结和多相材料研究。
【8月25日】中科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郑哲敏在北京逝世,享年97岁。
郑哲敏1924年10月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原籍浙江宁波。194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9年和1952年分别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力学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哲敏是爆炸力学、应用力学和振动专家,早期在水弹性力学研究中取得成就,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1952年输水管振动的分析曾为解决一重要的工程问题作出贡献,1960年后致力于爆炸力学及其应用的研究,涉及爆炸成型、爆破、地下强爆炸、穿甲破甲、爆炸复合、瓦斯突出、水下沙土爆炸等问题。1964年“爆炸成型机理及应用”获全国工业新产品展览一等奖,1982年“流体弹塑性模型及其在核爆与穿甲方面的应用”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0年“爆炸处理水下软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获陈嘉庚技术科学奖。
据《光明日报》报道,郑哲敏被人们称为“驯服”炸药的人。郑哲敏用简洁优雅的数学语言概括出爆炸的规律。钱学森欣喜地将这个新学科命名为“爆炸力学”。
【8月31日】中科院院士、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许厚泽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许厚泽1934年5月生于安徽歙县。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1962年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理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武汉分院工作。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许厚泽主要从事近代外部重力场逼近理论研究,开拓了我国地球重力场、固体地球潮汐形变与动力大地测量研究领域。在地球重力逼近理论与高空赋值、天文重力水准计算与处理、地球重力场模型、地球潮汐模拟理论与观测实验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为我国本领域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做出重大贡献。
【9月22日】中科院院士、著名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上海大学教授黄宏嘉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
黄宏嘉生于1924年8月,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至1945年应征入伍中国远征军,1946年至194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自1949年起,先后在北方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大学工作。195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黄宏嘉长期致力于微波与光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了耦合波理论,提出了“超模式”概念,将微波与光纤传输的模式耦合建立在理想模式、本地模式和超模式的完整理论体系上。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根单模光纤,创新发明了宽带光纤“黄氏波片”。曾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突出贡献奖(个人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
【10月1日】中科院院士、著名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张涵信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张涵信1936年1月生于江苏沛县。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1959年和1963年分别在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完成研究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学习并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张涵信主要从事流体力学、计算空气动力学研究,为我国计算流体力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长期致力于结合物理分析的流体力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原创NND、ENN系列差分格式,首创三维流动分离拓扑结构理论,建立飞行器动稳定性理论,倡导和推动组建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国家CFD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平台,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空气动力学领域优秀人才。
【10月4日】工程院院士、教育家、化学家、农药学家,南开大学教授李正名在天津逝世,享年90岁。
李正名1931年1月2日出生于上海。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美国Erskine大学(埃斯金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李正名辗转香港回国投身祖国建设。1953年8月经教育部分配到南开大学工作,后师从杨石先教授攻读研究生。曾任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学院副院长、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正名长期从事有机合成,农药化学、生物活性分子设计及构效规律研究。承担国家“六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项目均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起带领团队开展新型绿色农药研究,修改了国际有关磺酰脲类除草剂的构效理论,创制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单嘧磺隆和单嘧磺酯两个超高效绿色除草品种,具有对环境生态友好、对温血动物无毒性、对杂草防效优越和对作物选择性高的特色,经过长期开发和推广应用已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证,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据《光明日报》报道,在南开大学校园里,师生们更愿意称呼李正名为“南开先生”。一则,因为他的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号为001;二则,他放弃在美的博士学位,回国效力,代表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爱国情怀。
【10月5日】工程院院士、我国土木工程施工领域的杰出专家叶可明在上海逝世,享年84岁。
叶可明生于1937年3月,上海市金山县人。196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曾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叶可明长期从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工作,先后主持了南浦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等特大型工程建设;参与润扬大桥、苏通大桥和港珠澳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叶可明建立了适应“高、大、深、重、新”等不同工程对象,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施工技术体系,创新提出了适用于超高层建筑与高耸结构整体提升模板体系,为我国建筑工程特别是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10月7日】中科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陈文新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陈文新生于1926年9月,湖南浏阳人。195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于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文新主要从事根瘤菌分类与应用研究。她踏遍全国32个省(区、市)600多个县,发表2个根瘤菌新属和40多个新种,保藏近2万株根瘤菌,建成世界上最大的根瘤菌种资源库和数据库,让这种看不见的微生物为人类作出大贡献。她一手创立的“中国农大根瘤菌研究中心”成为我国现代根瘤菌分类学的开拓者,引领我国的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据《湖南日报》报道,陈文新是革命烈士陈昌的女儿。1911年,陈昌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何叔衡、蔡和森等结友。1921年,陈昌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2月被反动派杀害。
【12月4日】中科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生于安徽合肥。1953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196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先后在大连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工作。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新智主要从事古人类学调查、发掘和研究工作。他领导的野外科考队曾发现郧西和淅川的直立人化石和丁村的智人化石。1984年与外国同行提出多地区进化说,是关于现代人起源争论的两大学说之一。1998年提出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模式的新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引领中国的古人类学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类学终身成就奖“金琮奖”等,以表彰他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人类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12月2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陈念念在天津逝世,享年81岁。
陈念念1941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吴兴县。196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同位素分离专业,同年进入原二机部三院北京分部工作。先后担任核理化院二室副主任、二室主任,科技处副处长、科技处处长,1991年担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长,1994年担任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院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念念大学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核燃料循环专用设备的研制和相关工艺的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主持设计建成了可模拟有关核工厂专用设备全面参数的实验装置,为国家节约了大量核心元件的鉴定费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参加和主持了多次先进相关工艺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专用设备。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官网 中国工程院官网 《光明日报》等
新京报记者 李京统 校对 刘越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