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须因地制宜出实招

人才引进须因地制宜出实招
2021年12月26日 03:22 媒体滚动

【微议人才】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不久前,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擘画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要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气度,千方百计聚人才,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重视人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公吐哺、三顾茅庐、千金买骨等故事都充分证明,谁拥有人才上的优势,谁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的历史。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广聚天下英才仍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古人说“良禽择木而栖”“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这里说的“木”“乡”“士”,放在今天,就是指环境对于吸引人才的重要性。构建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是我们引才留才的重要砝码。要营造良好环境,首先要剑指体制机制的“沉疴痼疾”,破立并举,完善人才管理、评价、使用、培养等各项制度,积极为人才赋权松绑,营造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的干事创业环境,推动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要营造良好环境,还要拿出真心实意,主动关心爱护,帮助人才解决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医疗服务等后顾之忧,为人才潜心做学问打下“强心剂”、吃下“定心丸”。

  人才引进不能“糊糨糊”“做烩面”,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引才导向。要紧扣时代发展集聚高精尖人才。坚持“移大树”“育小苗”并举,聚焦“卡脖子”“高精尖”等前沿技术领域,广泛延伸引才触角,既要大力引进“塔基”“塔身”人才,更要重点关注“塔尖”人才,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从“有没有”“多不多”转向“优不优”“强不强”。要立足需求导向精准吸引人才。引才聚才要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相结合,切不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要真正破除“三六九等”的身份界限,更加注重人才工作的精细化、引才聚才的针对性,坚持以岗择人,以事择人,以“张榜招贤”等引才模式吸引各路人才“揭榜挂帅”。

(作者:王嘉诚,单位:上海市奉贤区委组织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30 唯科科技 301196 --
  • 12-29 招标股份 301136 --
  • 12-29 泰慕士 001234 16.53
  • 12-27 亚虹医药 688176 22.98
  • 12-27 三维天地 301159 30.2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